大涤山
倦身只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风凛凛四时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龙洞云深透别州。
九锁青山元不锁,碧桃开后更来游。
倦身隻欲卧林丘,羽客知心解款留。
泉溜涓涓中夜雨,天風凜凜四時秋。
虎岩月澹迷仙路,龍洞雲深透别州。
九鎖青山元不鎖,碧桃開後更來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疲惫的身体只想卧倒在山林之中,道士朋友深知我心意,热情款留我。
山泉水流涓涓不息,就像中夜的细雨;天空的风势凛凛,仿佛四季都是秋天。
月光下,虎形的岩石显得淡雅,似乎隐藏着通往仙境的道路;龙洞里的云雾深邃,像通向另一个州郡。
九锁山虽然名为锁,但实际上并不锁闭,碧桃花开之后,我还会再来游玩。
注释
倦身:疲惫的身体。
羽客:指道士,因道士多求仙,故以羽化升仙为喻。
涓涓:水流细缓的样子。
凛凛:形容风势寒冷。
九锁青山:指九锁山,九锁是山的名字,形容山势险峻,仿佛有九道锁链锁住。
碧桃:一种桃树,其花重瓣,颜色艳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心疲惫的旅人,在道士朋友的热情款待下,于山林间找到宁静与慰藉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山林的清新、泉水的涓涓、天风的凛凛以及月下的虎岩、云深的龙洞描绘得如诗如画。其中,“九锁青山元不锁”一句,既是对山势险峻的生动描绘,又寓意着自然之美并不因名字而受限,反而更加开放与包容。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又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了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与理解的珍视。这也启示我们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要学会寻找心灵的宁静,珍惜与他人的真挚情感,以及善于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简析
《大涤山》是一首七言古诗。此诗首联以疲惫的身心为起点,表达了诗人对林丘的向往和与道士朋友的情谊;颔联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山林的景色;颈联以想象来映衬出山林的神秘和深远,亦展现了诗人对山林深处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好奇;尾联流露出对山林的热爱和期待,也揭示了诗人与山林之间的不解之缘。全诗语言素净,虚实相生,诗人在山林中寻到心灵的寄托和安慰,也找到了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能。

叶绍翁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 叶绍翁的诗词
► 叶绍翁的名句
猜您喜欢
殿前欢·碧云深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瑟,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
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梦成之
烛暗船风独梦惊,梦君频问向南行。
觉来不语到明坐,一夜洞庭湖水声。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八
仲尼探元化,幽鸿顺阳和。
大运自盈缩,春秋递来过。
盲飙忽号怒,万物相纷劘。
溟海皆震荡,孤凤其如何。
归鸟·其二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踏莎行·二社良辰
二社良辰,千秋庭院。翩翩又见新来燕。凤凰巢稳许为邻,潇湘烟暝来何晚。
乱入红楼,低飞绿岸。画梁时拂歌尘散。为谁归去为谁来,主人恩重珠帘卷。
鄂州南楼
谁将玉笛弄中秋?黄鹤归来识旧游。
汉树有情横北渚,蜀江无语抱南楼。
烛天灯火三更市,摇月旌旗万里舟。
却笑鲈乡垂钓手,武昌鱼好便淹留。
残叶
一树摧残几片存,栏边为汝最伤神。
休翻雨滴寒鸣夜,曾抱花枝暖过春。
与影有情唯日月,遇红无礼是泥尘。
上阳宫女多诗思,莫寄人间取次人。
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
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