嶝
拼音dèng 注音ㄉㄥˋ
部首山部
总笔画15画
部外笔画12画
五笔MWGU 仓颉UNOT 郑码LLJU 四角22718 结构左右结构
区位6556 统一码5D9D
常用字现通表 标准字体
笔顺丨フ丨フ丶ノノ丶一丨フ一丶ノ一(笔顺)
组词嶝组词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嶝dèng(ㄉㄥˋ)
⒈ 山上可攀登的小路。
统一码
嶝字UNICODE编码U+5D9D,10进制: 23965,UTF-32: 00005D9D,UTF-8: E5 B6 9D。
嶝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造字法
形声:从山、登声
英文
path leading up a mountain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 嶝 dèng
〈名〉
(1) 嶝道,可供攀登的山间小道 [path]。如:嶝石(山道上的石阶)
(2) 小山坡 [hillside]
嶝,小坂也。——《玉篇·山部》
康熙字典
嶝【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都鄧切《集韻》丁鄧切,登去聲。《說文》本作隥。仰也。或作嶝。《玉篇》小版也。《增韻》登陟之道。《集韻》亦作磴。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隥【卷十四】【部】
仰也。从登聲。都鄧切
说文解字注
(隥)仰也。仰者、舉也。登陟之道曰隥。亦作墱。西都賦。陵墱道而超西墉。西京賦。墱道邐倚以正東。薛曰。墱、閣道也。按閣道謂淩空如棧道者。从。登聲。都鄧切。六部。此以形聲包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