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首页字典

线的意思解释

线
线
  • 拼音xiàn
  • 注音ㄒ一ㄢˋ

  • 部首纟部
  • 总笔画8画

  • 部外笔画5画

  • 五笔XGT、XGAY
  • 仓颉VMIJ
  • 郑码ZHM
  • 四角23150
  • 结构左右结构

  • 电码4848
  • 区位4763
  • 统一码7EBF

  • 常用字最常用字 常用字 现通表

  • 笔顺フフ一一一フノ丶笔顺

  • 组词线组词
  •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线(綫)xiàn(ㄒ一ㄢˋ)

    ⒈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丝线。棉线。线圈。线材。线绳。

    ⒉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直线。曲线。线条。

    ⒊  像线的东西:光线。视线。线索(a.事情的头绪或门径;b.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线。生命线。

    ⒋  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一线希望。

    统一码

    线字UNICODE编码U+7EBF,10进制: 32447,UTF-32: 00007EBF,UTF-8: E7 BA BF。

    线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汉英互译

    line、thread、string、route

    造字法

    形声:从纟、戋声

    英文

    line, thread, wire; clue

    详细解释

    基本词义

    线

    綫 xiàn

    〈名〉

    (1) (形声。从糸( mì),戔( jiān)声。本义:用棉麻丝毛等材料拈成的细缕)

    (2) 同本义 [thread;string]

    线,缕也。——《说文》。按古文从糸,泉声。

    中国不绝如线。——《公羊传·僖公四年》

    爱惜起东西来,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红楼梦》

    (3) 又如:线儿提的(提线木偶。借指酒后失态,步法踉跄);毛线;丝线;缝纫线

    (4) 细长如线的东西 [sth.thread-shaped]

    天云一线。——清· 姚鼐《登泰山记》

    (5) 又如:线溜(细长的山水)

    (6) 线索 [clue]

    并多雇素暗夷语线民,假装济夷办艇,作为内应。——清· 林则徐《焚剿夷船擒获汉奸折》

    (7) 又如:线上的(同行);明线;内线;暗线

    (8) 金属线 [wire]。如:导线;天线;火线;地线;电线

    (9) 几何学名词 [line;curve]。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有直线和曲线两种。如:实线;虚线;曲线;直线

    (10) 记录边界、区域或等高线的标记 [boundary;demarcation]

    唐人线画,流动如生。—— 鲁迅《书信集·致李桦》

    (11) 又如:边线;中线;水线;防线;警戒线

    (12) 铁路线,铁路的路轨或路基 [route]。如:京广线;专线;各干线;支线

    (13) 辐射线 [ray]。如:光线;紫外线;红外线;宇宙线;射线

    词性变化

    线

    綫 xiàn

    〈动〉

    通“骟”。阉割 [castrate]。如:线鸡(阉鸡。指阉割或阉割过的鸡)

    线

    綫 xiàn

    〈量〉

    用于抽象事物 [a ray;a gleam]。如:一线希望;一线光明;一线儿红

    常用词组

    线材,线虫,线段,线锯,线粒体,线路,线坯子,线圈,线绳,线索,线毯,线条,线头,线香,线轴,线子

    康熙字典

    線【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私箭切,音綫。《正韻》先見切,音霰。《說文》綫,古文作線。《周禮·天官》縫人掌王宫縫線之事。《註》線,縷也。

    《冬官·考工記·鞄人》察其線,欲其藏也。《註》謂縫車之縷。《集韻》亦作絤。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綫【卷十三】【糸部】

    縷也。从糸戔聲。線,古文綫。私箭切

    说文解字注

    (綫)縷也。鄭司農周禮注曰。線、縷也。此本謂布綫。引申之絲亦偁綫。从糸。戔聲。私箭切。十四部。

    (線)古文綫。周禮縫人作線。鮑人同。注曰。故書線作綜。當爲糸旁泉。讀爲絤。按線作綜、字之誤也。絤則鄭時行此字。漢功臣表。不絕如綫。晉灼曰。綫今線縷字。葢晉時通行線字。故云尒。許時古線今綫。晉時則爲古綫今線。葢文字古今轉移無定如此。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