腢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腢ǒu(ㄡˇ)
⒈ 肩头:“即床而奠,当腢,用吉器。”
统一码
腢字UNICODE编码U+8162,10进制: 33122,UTF-32: 00008162,UTF-8: E8 85 A2。
腢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英文
the collar-bone
康熙字典
腢【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集韻》《韻會》《正韻》魚侯切,音齲。《韻會》膊前骨也。俗曰肩頭。《儀禮·旣夕》當腢用吉器。《註》腢,肩頭也。《釋文》劉五侯反。
又《集韻》語口切,音偶。義同。《儀禮·當腢釋文》腢,古口反。
又《集韻》五公切,音㟅。
又元俱切,音虞。
又吾回切,音鮠。義同。《正韻》亦作髃。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髃【卷四】【骨部】
肩前也。从骨禺聲。午口切
说文解字注
(髃)肩前也。士喪禮記。卽牀而奠。當腢。注曰。腢、肩頭也。腢卽髃字。毛詩傳曰。自左膘而䠶之達於右髃。爲上殺。膘、脅後髀前肉也。何注公羊云。自左膘䠶之達於右髃。中心死疾鮮絜也。髃本謂人。亦假爲獸骨之偁。凡肩後統於背前爲髃。髃之言隅也。如物之有隅也。从骨。禺聲。午口切。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