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舟已云发,后舟更谁待。春事动江皋,客愁满山海。
别晷只须臾,会期知何在?亦既违素心,安得颜不改。
(1317—1383)元明间浦江人,字叔能,号九灵山人,又号云林。通经、史百家暨医、卜、释、老之说。初习举子业,寻弃去,学古文于黄、柳贯、吴莱。学诗于余阙。元顺帝至正十八年,朱元璋取金华,召之讲经史。旋授学正。不久逃去。顺帝授以淮南江北等处儒学提举。后避地吴中,依张士诚。见士诚将败,挈家泛海,抵登、莱。欲行归扩廓军,道梗,侨寓昌乐。元亡,南还,变姓名,隐四明山。明太祖物色得之,召至京师,试以文,欲官之,以老疾固辞,忤旨。逾年自杀。良为诗风骨高秀,眷怀宗国,多磊落抑塞之音。有《九灵山房集》。 ►戴良的诗词(247条)
履运已成昔,名湖尚说秦。避时端有意,把钓可无人。
若士居姚水,遗风似舜民。地虽占越上,境实慕河滨。
已忝归渔业,何言托隐沦。月浮孤艇夜,雨著短蓑春。
泊渚多依藻,窥汀或傍筠。羽沈疑中饵,丝动讶拖鳞。
竭泽知难脱,殃池数已屯。竞多声失厉,得隽语忘嗔。
獭怨诛求尽,龙嫌荡漾频。腥风连巷陌,秽浪接沙尘。
水际呼儿急,墙头换酒新。讴歌便野习,嗜好任天真。
行媲清狂客,名传放逐臣。家临烟浦近,门对雪鸥驯。
钓渭心徒苦,兴周迹已陈。子陵辞汉日,贺老别唐辰。
事业今如是,栖迟固足珍。青云人既远,白首我还亲。
衰谢无知己,飘零偶问津。但期连郡邑,岂料结比邻。
东主方悬榻,西风且钓缗。扁舟如可具,同老此湖漘。
漾舟疑港断,进帆喜湖广。
境丽趣非一,路迷心已往。
云峰互稠沓,烟波纷滉瀁。
梵宇浮镜入,琳宫蹑屏上。
浪起孤屿沉,水落众山长。
隐隐草畔堤,悠悠芦际榜。
幽怀自此多,客情复谁奖。
身固脱虞阱,心犹寄尘网。
安得超世姿,来纵山泉赏。
束发企名都,游宦及兹年。
遂陪登瀛侣,来上泛湖船。
冰光曜残日,林影溢中天。
岩穴停桡见,楼台鼓枻看。
苍苍敛暝色,幂幂曳寒烟。
菰蒲有余凄,鸥鹭相与闲。
窈窕趋回浦,荡漾媚遥川。
水宿怯宵清,蓬卧爱月穿。
俯视潜夜鱼,仰睇冲晓鸢。
窘身愧浮霄,敛志惭跃渊。
何当谢冠履,岁晏此盘旋。
埘鸡初戒曙,关吏已开晨。饬徒临迥陌,振楫发长津。
四郊盛阴气,千里塞惊尘。艰难将使命,骚屑作行人。
时值秋冬交,道经吴楚分。昔出方祃师,今还已归军。
威迟良马劳,悽恻仆御勤。王事不可淹,谁知君苦辛。
世事谅难必,伊人去从戎。平生二三策,乃用军帐中。
东郊已春阳,北陌尚寒风。千里违邺城,几日到边封。
汉帜正星罗,淮骑亦云从。已入青油幕,犹带骈角弓。
愿言帷幄士,勉赞戎马功。但期膺厚赏,不忘捐薄躬。
庶几边上人,咸识尔为雄。
闪闪练月宵,棱棱素秋节。舍棹上孤亭,临江候归客。
佳人殊未来,幽意为谁适。徘徊当夜半,彷佛去天尺。
仰接银河横,俯照星纬逼。直疑穹壤连,岂有人世隔。
飘飘形若蜕,眇眇思何极。居然怯风露,聊复就衾席。
亦既不成寐,将何慰兹夕。赖有同心人,连床话畴昔。
至正以来画山水,秘监何侯擅其美。
帝御宣文数召见,抽毫几动天颜喜。
有时诏许阅内储,名笔班班世所无。
王吴李范已心识,余者山堆皆手摹。
海内画工亦无数,才似何侯岂多遇。
权门贵戚虚左迎,往往高堂起烟雾。
人间一笔不可得,门外车徒谩如织。
叶君使还亲集送,乘兴始肯留真迹。
于时在座总儒冠,王郑歌辞晚更妍。
岂无片语道离恨,见侯之画笔尽捐。
此画携归在乡县,万壑千岩眼中见。
却忆都门送别时,回头瞥睹西山面。
莫言短幅仅盈咫,远势固当论万里。
既似山河月里明,复同衡霍牖中起。
叶君眼力老愈光,爱之不减云锦章。
年来行橐尽抛弃,惟将此纸十袭藏。
何侯迁官定何处,有客披图正倾慕。
北骑南辕倘相值,烦君为我致毫素,请侯一写沧洲趣。
石径趋巍宫,云甍倚层壁。昔闻帝子游,今见羽人宅。
鳞居庭际拥,蜃阁窗外辟。复岭曲且盘,乔林隐复直。
路萦赏心侣,谷馆咀芝客。既近已欣觏,抚远亦惊觌。
离离越树青,渺渺海门白。乘风迟来潮,倚月候归汐。
徘徊忆天险,俯仰誇地德。于时将指使,暂此荡尘臆。
岂无犬马情,终负烟霞癖。何当解朝组,相从隐仙籍。
天下几人画山水,虎头子孙世莫比。
何年写此《长江图》,多少江山归笔底。
巴陵三峡天所开,远势似向岷峨来。
洞庭潇湘仅毫末,楚客湘君安在哉?江上一朝风雨急,老
我曾来踏舟立。
鼓枻既闻潭畔吟,抱琴复听竹间泣。
别来几日世已非,忽此披图忆曩时。
早知避地多处所,昔逐红尘千里归。
林下一夫巾屦似,亦有舟人与渔子。
能添野老烟波里,便与同生复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