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首页
书籍
人物
诗词
名句
成语
孔伋
「先秦」
孔伋(前483-前402),战国初期鲁国人,姓子,氏孔,名伋,字子思,孔子之孙。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孔伋的名句(66条)
生平
名句
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伋
·
中庸·第三章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孔伋
·
中庸·第二十章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孔伋
·
中庸·第十二章
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孔伋
·
中庸·第三十三章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孔伋
·
中庸·第十三章
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孔伋
·
中庸·第十七章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孔伋
·
中庸·第三十三章
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孔伋
·
中庸·第三十三章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孔伋
·
中庸·第二十七章·明哲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孔伋
·
中庸·第二十一章·诚明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孔伋
·
中庸·第二十六章·无息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
孔伋
·
中庸·第二十五章·自成
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孔伋
·
中庸·第二十七章·明哲
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
孔伋
·
中庸·第二十六章·无息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孔伋
·
中庸·第二十章·问政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孔伋
·
中庸·第二十章·问政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孔伋
·
中庸·第二十章·问政
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
孔伋
·
中庸·第二十章·问政
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孔伋
·
中庸·第二十八章·自用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
孔伋
·
中庸·第二十八章·自用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孔伋
·
中庸·第二十六章·无息
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孔伋
·
中庸·第二十章·问政
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孔伋
·
中庸·第二十四章·前知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孔伋
·
中庸·第二十章·问政
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孔伋
·
中庸·第二十七章·明哲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