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骚白发卧江干,时事惊忧已大难。旧雨天涯又离别,新诗眼底动波澜。
食人蛇豕氛何恶,祸国王秦心竟安。直北关山云黯淡,知君孤客不胜寒。
方守敦(1865—1939),字常季,号槃君,安徽桐城人。出身世家,壮年随先辈吴挚甫致力维新,创办桐城中学。中年以后,专力书法与诗学,热心乡邦文献,奖掖后进。晚年痛愤日寇侵略,支持子弟参加抗战。诗集《凌寒吟稿》由其孙方管(舒芜)编定,黄山书社出版。 ►方守敦的诗词(118条)
秋花宁复似春红,赫赫儿曹任笑翁。高阁六经终是腐,芳兰九畹孰成丛。
漫愁煮石无新味,终喜传家有素风。铁骨冰心判一醉,犯寒正好气如虹。
南国有孤鸿,悲鸣春江侧。为苦网罗多,徘徊诉中臆。
微生岁月短,快意乘风力。天路虽高寒,不惜弱羽翼。
山川万里远,云水情无极。超摇大化中,欲往胡不得。
奈何纷纷世,使我天机抑。空宇寄长声,聊为舒结轖。
伤哉此鸟意,闻者谁识测。三叹抚清弦,冥冥知所息。
惟古禹域年万亿,海外九州环历历。洪荒世远文明辟,宝藏兴焉众生殖。
种族纷纭色其色,圣哲光辉昭八极。大道为公心莫逆,有园一区纳万国。
缩地为图远可蹠,南北东西恣所适。善其学兮大其识,整顿乾坤伊谁责。
愁绝山城寇雾浓,衰残一命寄青峰。且欣友好同安集,漫感湾居是客踪。
学古堂高尊世泽,凌寒亭畔郁孤松。相看定有还家日,净扫欃枪气吐胸。
舒州久客即家乡,避寇公兼访旧忙。大好山城作重九,恍如酒伴聚高阳。
伤时莫话飞灰黑,搔首难呼正色苍。惆怅风烟暂携手,照秋明月更随觞。
大地不可居,腾身苦无术。云中彼何人,高驾自超轶。
茫茫大海水,万里波横溢。鲛鳄驰东西,龙蛇竞升黜。
哀哉天下溺,援手何能出。旷宇一长嗟,悲风来飓䫻。
千秋屈正则,远游兴无匹。故乡勿临睨,昆仑逝一日。
忽忽光阴秋意浓,径思拄杖上遥峰。婆娑白发愁中舞,峻极黄山梦里踪。
奉恨新诗皆老泪,多情岭瀑与岩松。好游已觉乾坤窄,呼酒难浇愤慨胸。
忧患因贤豪,憔悴入地狱。九日强登高,藉解心桎梏。
繄此弦歌地,高亭倚城曲。衰柳尚婆娑,苍山见晴旭。
萧条家国事,放言不可束。九域看沉沦,信无地容足。
夫子嵇阮流,兀傲怀冰玉。巢林营一枝,乃与魍魉触。
盛衰事偶尔,龙性实惊俗。千驷死何称,首阳饿非酷。
吁嗟屈原居,就卜徒握粟。茅屋破秋风,杜老情踯躅。
悠悠苍天昏,劳劳百年毒。伫立起遐思,高飞双黄鹄。
怀人诗句中江上,肝胆轮囷古谊难。老病弟兄欢起舞,素心兰芷与盘桓。
存亡涕泪家山远,恼乱文书世事寒。戎马儒生成皓首,相逢几日未加餐。
君昔征车过我里,炎风六月正栖皇。名山未讶诗人赋,秋水偏劳旧友望。
耆献凋零文已丧,雪岩苍翠士宜藏。何时下榻寒亭上,细与梅花嚼古香。
狂风海上来,伦理为之碎。东鲁圣人书,仿佛惊群吠。
江河莫回挽,日月顿盲晦。奈何孝友人,至性终奇异。
呼天血泪积,童稚殉亲爱。此见皇降衷,万劫故炯在。
伤哉孝女情,作记得小戴。其愚不可及,褒言圣所契。
沉痛一寸心,浑然极天地。小人无忌惮,薄俗根本坏。
感愤万千端,闻者或愕眙。我昨读斯文,遗墨烂然翠。
史馆有贤弟,纪之为国瑞。秉彝民好德,作善天胡忌。
乱气腾八荒,高才不永世。吁嗟曹娥碑,千古令人拜。
大戴弟兄情,持此可以慰。
家山无限好,况此林馆鲜。画图伊何人,能传淇澳天。
我家实咫尺,常对此中贤。泉石坐潇洒,图书富丹铅。
高文述前辈,精灵三百年。潜思极今古,万象窥云烟。
饥溺有素抱,声名每相牵。出处亦偶尔,沧桑又纷然。
郁此世界悲,忍以独善全。江河逝不返,冰霜寒已坚。
侧闻故山思,修修梧竹前。惟竹有高节,惟梧荫清泉。
萧萧明月夜,泠泠太古弦。题诗意不宣,待赋归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