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膝庐旁万菊丛,劫灰不涴自摇空。
怜予负尽看花约,分伫楼栏受晓风。
陈三立(1853年10月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 ►陈三立的诗词(206条)
建霞振奇人,矫如六尺骢。
丽文副夙业,艺能复旁通。
篆刻诗书画,造微靡不工。
当年聚辇下,逐队尘蒙蒙。
颠倒狎群辈,悲歌燕帝空。
国敝出视学,腾声齐祝融。
救时务变法,灌输破瞶聋。
余亦侍持节,亲睹造士功。
麓山临饯席,啼眼迎霜枫。
一别殉翻覆,茹君万恨终。
石侯辑遗札,印迹留蔫红。
爱才极诱诫,悃愊探无穷。
相知愧未尽,信有研经风。
且征石侯贤,缄髓气谊隆。
湖楼灯火寂,梦痕挂残丛。
怀贤哀窈窕,易代摅孤忠。
世乱占遁爻,入山斯可喜。况守先畴旧,庐墓聚于此。
往岁窜海角,相公对拊髀。余羡倦知翁,劫罅伏乡里。
出诵唱酬作,亦验隐居美。其地奥而旷,繁花竹楩梓。
上冠霞峰台,下环玉带水。闲身杂豚犊,课耕供祭祀。
何堪变愈亟,杀声沸两耳。翁踵作流人,曲江已前死。
局蹐庇一椽,吟鬓换星晷。眼穿不获归,烽隧暗南纪。
飞梦亦吹残,慰情留画纸。汪生笔夺真,卧起墨云里。
吾侪等飘梗,有命笃行李。期予织屦山,回戈雪国耻。
昔诵中垒传,首揭贤明号。
邦国系污隆,匪独承家要。
敻哉成周盛,致治极胎教。
昏风论世族,旧典久不耀。
踰检弛礼防,靡靡趋轻蹂。
维俗获女宗,其德凝且劭。
采苹佐勤劳,断机示则效。
寤寐绝纷华,众逐无一蹈。
温息阶树荣,冲襟海云照。
氛祲荡摩间,元精自恋嫪。
诱儿媚文学,屏世隐雾豹。
此事长相娱,天鉴神所劳。
周汉而还垂玺印,儒学摹辑转相竞。
颇阙元明迄当代,失宝遗珠亦其病。
成哲亲王雅嗜古,列诒晋齐最称盛。
保延数叶遘崩坼,渐易盐米辱题评。
居士声名老画师,目睹散落泪欲迸。
购收抉取增未备,绝艺奇能迭辉映。
文何家法沿革存,天壤流传此后劲。
论世应怜别怀抱,摩挲孤躅百灵盟。
一点梦中山,旷岁失攀历。
常迷具茨驾,空睨老骥枥。
片春气阴阴,微雪鹊枝集。
二三豪士过,振袂践佳觌。
驰道直如弦,轮蹄散霹雳。
桥柳转凋疏,野梅共靓饰。
冻肠腾棱芒,四剸霄汉色。
逶迤带城陴,泬寥支屋壁。
想公折脚铛,虬龙隐胸肊。
魂依谢公墩,戏咏见温克。
文章碎金类,开济有余力。
吾党谁与归,九原起活国。
终拟筑邻邱,绕庐伴散栎。
超山有梅十万株,大庾邓尉显恢殊。
春浓结客恣探取,村村花烛天模糊。
寒香醉骨荡魂气,蜂蝶不到晴鸠呼。
编户贱花涎摘实,渍以盐酱输江湖。
独号宋梅历千古,盘踞殿脚神祇扶。
好事筑亭收怪丑,暂与摩抚终难摹。
陈侯裹足未预赏,自蓄百本夸吾徒。
搜拣众史追六如,巧夺造化遗其粗。
错出笔势幻奇景,岁时照眼无荣枯。
安用补山拓场圃,墙壁几榻花所都。
转愧曩游费腰脚,盛开但博娱斯须。
君家老人风光主,绵绵神理谁谓诬。
先兆题名况落手,天眷微尚彰勤劬。
旦暮谈画拂书屋,从哂何逊骄林逋。
客久看遍门前山,兀倚湖光壁挂杖。花时台馆颇照眼,亦依蜂蝶媚寻丈。
尚书禊约竟临存,张饮联吟付双桨。发兴携为玲珑游,魂迎草树初旭朗。
飞车刹那百里外,谈古都杂雷霆响。临安山势万龙鸾,偏矗一峰如侧掌。
折旋危堑苍霭垂,叠缘梯级出瓮盎。披襟呼吸元气中,鸟声不到吞魍魉。
磨崖题刻宋逮明,苏留打字尤倔强。绝顶旁得三休亭,坡谷佛印馀石像。
偃蹇从呼学士松,下接烟岚浮泱漭。坡公别摹笠屐图,厕以杨琳眉映嗓。
千载争存好事人,祈盖把茅庇灵爽。入憩僧堂饱蔬笋,辟谷少年解供养。
空阶红湿牡丹肥,层架碧侵苔藓长。抔土导寻琴操墓,幻景幽情一摩荡。
归径依稀衙鼓传,卧治专城泣吾党。隔岁联登天目巅,重过侠骨闭黄壤。
肺腑哀乐通造化,终契裹粮适莽苍。鸦点摇空落照迷,掉首犹缠天际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