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从南苑望东林,江水无声暮气森。
明日黄花堪插鬓,他时绿叶又成阴。
五更沉角惊残梦,万里飘蓬碎客心。
谁惜天涯离别苦,几家怨女拭寒砧。
宁调元(1883—1913),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字仙霞,号太一,笔名有辟支、屈魂,化名林士逸,湖南醴陵人。萍浏醴起义爆发后,回国策应,在岳州被捕,入狱3年。出狱后赴北京,主编《帝国日报》。1912年初在上海参加民社,创办《民声日报》。后赴广东任三佛铁路总办。二次革命期间来沪,参与讨袁之役。后赴武汉讨袁起义,二次革命失败后,宁调元不幸被捕,1913年9月25日在武昌英勇就义,年仅30岁。其诗篇激昂悲壮,风格沉郁,作品多写于狱中,著有《太一遗书》。 ►宁调元的诗词(196条)
白日沉江底。有绵绵、乱愁无数,被风吹起。万仞重墙遮不住,不合与愁同死。
又不认、知愁何似。该早分离还更忍,想平生、总为多情累。
重会面,不消已。
当时便悟成追悔。到今番、海枯石烂,情离貌是。日与魂挑终冒昧,贫贱论交如此。
到不如、相交还未。■■■■■■■,忍回思、■■英华■。
纨扇在,泪如洗。
片石嶙峋,谁教绘出,缺憾情天千载。百炼娲皇,想弥缝功大。
料容易,巧被康回触裂,却又后羿弯弓弄坏。依旧飞沉,在诸方三界。
叹残山剩水都淘汰。算他总阅尽沧桑态。多少雨打风吹,尚岿然长在。
忆南山,没羽当时快。霸陵尉,只有侵陵耐。正待汝,越样珍存,补上苍旻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