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邴〔 清代 〕
张延邴,初名丙,字渔村,一字娱存,合肥人。贡生,候选训导。有《延青堂诗集》。
曹鈖〔 清代 〕
曹鈖,字宾及,号瘿庵,丰润人。贡生,官内阁中书。有《瘿庵集》。
吕师濂〔 清代 〕
明末清初浙江山阴人,字黍字,号守斋。吕本曾孙。明亡后散财结客,好谈兵。后历游九边。善书,工古文,诗豪迈不羁。有《何山草堂诗稿》、《守斋词》。
何承道〔 清代 〕
何承道,字璞元,衡阳人。优贡,官四川知县。有《通隐堂诗》、《慧定庵近诗》。
李燧〔 清代 〕
李燧,字东生,号青墅,河间人。官浙江下砂头场盐课大使。有《青墅诗稿》。
陈德荣〔 清代 〕
(1689—1747)清直隶安州人,字廷彦,号密山。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官武英殿纂修。历任湖北枝江知县、贵阳知府、安徽布政使。在黔兴蚕桑,抚苗民;在皖安定灾民,兴书院,皆有实绩。
顾趟炳〔 清代 〕
顾趟炳,字博阳,号切庵。清无锡人。先洞阳公七世孙,具异姿,善属文伟容色,丙戌殿试以病卒于京,年三十八。
纪元〔 清代 〕
纪元,字季恺,号子湘,文安人。顺治乙未进士,由推官历官巩昌知府。有《卧游山房稿》。
林大鹏〔 清代 〕
林大鹏,凤山县人。清乾隆十五年(1750)举人。现存诗作仅见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所录〈石塔屿〉一首。
赵俞〔 清代 〕
(1635—1713)江南嘉定人,字文饶,号蒙泉。少时即有才名,至二十七岁始成诸生。康熙二十七年进士。旋因事被诬入狱。后得恢复进士身分。三十七年,任山东定陶知县。在官开渠、筑堤、植树,善政甚多。以年老辞官。有《绀寒亭诗文集》。
杨逢时〔 清代 〕
杨逢时,字成山,金匮人,诸生。有《云皋词》。
魏耕〔 清代 〕
(?—1663)明末清初浙江慈溪人,字楚白,号雪窦山人,原名时珩,又名璧,别名苏。明末诸生。明亡,于浙东抗清,失败后隐居苕溪,与钱缵曾及祁理孙、祁班孙兄弟等交往,尽读祁氏淡生堂藏书。又与郑成功通消息,劝之入江攻南京。郑军败退后,清政府获悉谋划所出,遂遭捕杀。有《息贤堂集》。
王昊〔 清代 〕
(1627—1679)清江苏太仓人,字惟夏。康熙间举鸿博,授内阁中书。工诗,与黄与坚等称娄东十子。吴伟业誉为天下无双。有《当恕斋偶笔》、《硕园集》。
元端〔 清代 〕
元端,字御符,嘉定人,卢氏女。长洲尧峰尼。
李嘉绩〔 清代 〕
李嘉绩,字凝叔,号云生,直隶通州人。官陕西知县。有《代耕堂稿》。
徐发〔 清代 〕
字衮侯,江南长洲人。康熙丁丑进士,官户部主事。
张进〔 清代 〕
字翼庭,江南吴县人。乾隆壬戍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著有《绿野园诗》。○予与徐子龙友诸人结葑南诗课,翼庭与焉。许其清不染尘。选贡入都后,规模台阁体,不复唱《渭城》矣。今所录者,皆结诗课时作。
王希玉〔 清代 〕
讳楚书,同治六年生。幼年曾就读于适园陈氏家塾,稍长任塾师及评卷募友,主张创办新学,先后任辅延学校和公立南菁学校校董,均有显著功绩。有《驾丝斋诗文烬馀》传世。
屠苏〔 清代 〕
屠苏,字元饮,原名钟,字伯洪,元和籍乌程人。有《小草庵诗钞》。
林清〔 清代 〕
林庆旺,福建晋江人。清康熙副榜贡生。康熙三十四年(1695)任台湾府学教授,秩满升山西屯留知县。
穆清〔 清代 〕
穆清,字竹村,满洲旗人。咸丰己未举人。
张达邦〔 清代 〕
张达邦,道光年间(1821~1850)人士。生平不详。
超越〔 清代 〕
超越,仁和人,武昌同知林杞女。雄圣庵尼。
童玮〔 清代 〕
字珏夫,号春畦。著有驹隙轩诗钞、唾馀诗草各数卷。
周志蕙〔 清代 〕
字解苏,浙江钱塘人。诸生陈仲衡室。
张景芬〔 清代 〕
字左卿,宛平人。
穆得元〔 清代 〕
穆得元,字东轩,固安人。官延庆训导,有《渐于集》。
顾允耀〔 清代 〕
顾允耀,字朗卿,诸生。江南无锡人,先洞阳公四世孙,少刻苦下帷,工诗文,所著诗集皆散失。
高士奇〔 清代 〕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张烒〔 清代 〕
张烒,字用和,号云阁,江苏华亭人。候选布政司理间。有《听莺馆诗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