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光〔 清代 〕
张文光,字谯明,祥符人。明崇祯戊辰进士。入国朝,由知县历官江南池太道副使。有《斗斋诗选》。
潘镠〔 清代 〕
字双南,江南吴江人。
辛丝〔 清代 〕
辛丝,字瑟婵,太原人。有《瘦云馆诗》。
励宗万〔 清代 〕
(1705—1759)清直隶静海人,字滋大,号衣园。励廷仪弟。康熙六十年进士,授编修。雍正时官至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乾隆间以负气纵恣,遇事疏率,遭人攻击,致再起再斥,革职回里。后再起为侍讲学士,终光禄寺卿。好诗词,尤工书法。
郑祥和〔 清代 〕
郑祥和,永春州人。岁贡生。清同治四年(1865)署淡水厅训导
彭始奋〔 清代 〕
彭始奋,字海翼,号中郎,邓州人。有《娱红堂诗草》。
顾奎光〔 清代 〕
清江苏无锡人,字星五。乾隆十五年进士,官湖南泸溪、桑植知县,颇著循绩。时称有“酒、色、财三不惑,清、慎、勤居官三不愧”之语。有《春秋随笔》、《然疑录》等。
沈青崖〔 清代 〕
沈青崖,字艮思,秀水人。雍正癸卯举人,历官河南开归道。有《寓舟诗集》。
赵关晓〔 清代 〕
字开夏,浙江归安人。诸生。
程秉钊〔 清代 〕
程秉钊,字公勖,号蒲孙,绩溪人。光绪庚寅进士,改庶吉士。有《琼州杂事诗》。
曹麟阁〔 清代 〕
曹麟开,安徽贵池人,曾任湖北黄梅县知事。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被谪流新疆。所任官职虽不算高,却才志非凡,其足迹遍历天山南北。有《新疆题景诗》8首,《塞上竹枝词》30首,《新疆纪事诗》16首存录于《三州辑略》书中。
董文〔 清代 〕
董文,字学舒,阆中人。焦士宏室。
汪漱芳〔 清代 〕
汪漱芳,字润六,号柳桥,简州人。嘉庆癸酉拔贡。有《十梧山房集》。
李渔〔 清代 〕
李渔(1611-1680),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汉族,浙江金华兰溪夏李村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戏剧家、戏剧理论家、美学家。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一生著述丰富,著有《笠翁十种曲》(含《风筝误》)、《无声戏》(又名《连城璧》)、《十二楼》、《闲情偶寄》、《笠翁一家言》等五百多万字。还批阅《三国志》,改定《金瓶梅》,倡编《芥子园画谱》等,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艺术天才。
唐英〔 清代 〕
(1682—1756)清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字俊公,一字叔子,晚号蜗寄老人。雍正间授内务府员外郎,历监粤海关、淮安关、九江关。乾隆时,监督窑务十余年。奉敕编《陶冶图》,为图二十,各附详说。所造器,世称“唐窑”。工书画诗文,戏曲以《古柏堂传奇》知名。有集。
完颜守典〔 清代 〕
完颜守典,字彝斋,满洲旗人,杭州驻防。诸生。有《逸园集》。
林明伦〔 清代 〕
(1723—1757)清广东始兴人,号穆庵。乾隆十三年进士。官衢州知府,以安静为治,吏民敬爱。有《穆庵集》。
杨玉衔〔 清代 〕
1869-1943,字懿生,号铁夫、季良、鸾坡,以号行,广东香山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举人,三十年(1904)考取内阁中书。官广西知府。民国间曾任无锡国专词学教授及香港广州大学、国民大学教授。曾从朱祖谋学梦窗,后即以笺释吴文英的《梦窗词》扬名词坛。著有《抱香室词钞》、《梦窗词笺》等。晚年蛰居香港之青山,以著述自娱。
姚阳元〔 清代 〕
姚阳元,字舒堂,归安人。有《春草堂遗稿》。
吴以諴〔 清代 〕
吴以諴,字古音,江苏清河人。贡生。有《古藤书屋诗存》。
蒋湘墉〔 清代 〕
蒋湘墉,字之翰,湘乡人。乾隆壬子举人。
张柚云〔 清代 〕
张柚云,字子锡,磁州人。贡生,官始兴知县。
胡汀鹭〔 清代 〕
胡汀鹭(1884—1943),名振,字汀鹭,一字瘖蝉、瘖公,晚号大浊道人,清光绪十年(1884年)十月十六日生,江苏无锡南门外薛家弄人。初作花鸟,从张子祥、任伯年起步,力追青藤(徐渭)、白阳 (陈淳)。后兼工山水人物。山水初宗沈周、唐寅,继学马远、夏圭,并得近代著名收藏家裴伯谦和瞿旭初之助,临摹裴氏壮陶阁和瞿氏铁琴铜剑楼 的历代大批名画。
爱新觉罗·奕譞〔 清代 〕
爱新觉罗·奕譞(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庵,号九思堂主人,又号退潜主人。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异母弟。母为庄顺皇贵妃乌雅氏,其大福晋为慈禧太后胞妹。晚清政治家,光绪初年军机处的实际控制者。光绪十一年(1885年),总理海军衙门,任内挪用海军经费修建颐和园。光绪十六年(1890年)十一月(公历1891年1月1日),醇亲王奕譞薨于藩邸,时年51岁,谥号醇贤亲王。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袭封醇亲王爵位,载沣的长子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
郝贞〔 清代 〕
郝植恭,字梦尧,三河人。咸丰壬子举人,山东补用道。有《漱六山房诗集》。
卞永誉〔 清代 〕
(1645—1712) 清汉军镶红旗人,字令之,号仙客。卞三元子。康熙间由荫生任通政使、知事,历福建兴化知府,浙江按察使、布政使,福建巡抚,刑部侍郎。工画,能书,与宋荦并以善鉴赏著称。有《式古堂书画汇考》、《式古堂朱墨书画记》。
侯康〔 清代 〕
(1798—1837)清广东番禺人,字君谟,原名廷楷。道光十五年举人。喜读史,尤爱南北朝诸史所载文章,为文辄效其体,为两广总督阮元所赏。于经学长于礼制。有《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谷梁礼證》等。
韩必昌〔 清代 〕
韩必昌,台南人。清乾隆六十年间(1795)岁贡生,以守城有功,加六品衔,选武平县导。嘉庆二年(1797),鸠资改建文昌阁,方志上多载其铺桥造路之事迹。嘉庆十年、十一年间(1805~1806),蔡牵入鹿耳门时,曾募义民守城,十二年(1807)参与《续修台湾县志》。
章钟岳〔 清代 〕
号巩瓯,晚号淡叟,诸生。陶社社友。平生喜修饰,懒吟咏,然每有所作,辄绝工。晚年以某案株连,避地吴中,郁郁死,识者惜之。
刘钰〔 清代 〕
字步洲,又字瀛侨,邑增生。工诗词骈体,中年弃去,专致力于经世之学,尤精舆地。馆予叔瑞徵家,教从弟子座读,一时负笈从游者甚众。年甫四十卒。诗文稿均为门弟子携去,散失殆尽,识者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