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虎与刺猬

隋代〕 侯白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息。直至山中,困乏,不觉昏睡,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忽起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启颜录》

猛虎行

唐代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猛虎行

山木暮苍苍,风凄茅叶黄。

有虎始离穴,熊罴安敢当!

掉尾为旗纛,磨牙为剑铓。

猛气吞赤豹,雄威慑封狼。

不贪犬与豕,不窥藩与墙。

当途食人肉,所获乃堂堂。

“食人既我分,安得为不祥?

糜鹿岂非命,其类宁不伤。

满野设罝网,竞以充圆方。

而欲我无杀,奈何饥馁肠!”

猛虎行

唐代李贺

长戈莫舂,长弩莫抨。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