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首页
国学
人物
诗词
名句
成语
国学名句
类型:
不限
诗词
国学
对联
谚语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佚名
·
周易·损卦
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
佚名
·
墨子·02章 修身
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心接物
王永彬
·
围炉夜话·第一五九则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洪应明
·
菜根谭·概论
圣人之行不同也,或远或近,或去或不去,归洁其身而已矣。
佚名
·
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七节
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
荀况
·
荀子·非十二子
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金缨
·
格言联璧·持躬类
以三寸之舌,彊於百万之师。
司马迁
·
史记·七十列传·平原君虞卿列传
行出于己,名生于人。
佚名
·
逸周书·卷六·谥法解
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金缨
·
格言联璧·存养类
生者不能不生,化者不能不化,故常生常化。
列子
·
列子·天瑞
枉己者不能直人,忘亲者不能忠君。
张廷玉
·
明史·列传·卷六十七
言则称于汤文,行则譬于狗豨,伤矣哉。
佚名
·
墨子·46章 耕柱
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
程登吉
·
幼学琼林·卷二·身体
菩萨妖精,总是一念。若论本来,皆属无有。
吴承恩
·
西游记·第十七回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佚名
·
孟子·公孙丑章句上·第六节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佚名
·
论语·学而篇
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荀况
·
荀子·劝学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司马光
·
续资治通鉴·宋纪·宋纪十七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佚名
·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强国战兵,霸国战智,王国战义,帝国战德,皇国战无为。
佚名
·
中说·卷五·问易篇
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佚名
·
墨子·06章 辞过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刘勰
·
文心雕龙·知音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曹雪芹
·
红楼梦·第五回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李毓秀
·
弟子规·泛爱众
上智无心而合,非千虑所臻也。
冯梦龙
·
智囊(选录)·上智部·总序
祸在于好利;害在于亲小人
尉缭
·
尉缭子·十二陵
豪杰向简淡中求,神仙从忠孝上起。
·
小窗幽记·集醒篇
日習則學不忘,自勉則身不墮
徐干
·
中论·上卷·治學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
·
淮南子·说山训
凡与敌战,其将愚而不知变,可诱之以利。
刘基
·
百战奇略·第五卷·利战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李耳
·
老子·德经·第七十三章
静以修身,俭以养福。入则笃行,出则友贤。
金缨
·
格言联璧·惠吉类
专一则胜,离散则败。
尉缭
·
尉缭子·兵令上
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
小窗幽记·集醒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司马迁
·
史记·七十列传·李将军列传
令之有渐,轨之有度,宠之有节
·
晋书·列传·第六十二章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灾必逮夫身。
曾参
·
大学·第十一章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
范晔
·
后汉书·本纪·皇后纪上
君子不傲人以不如,不疑人以不肖。
·
小窗幽记·集奇篇
小不忍,则乱大谋。
佚名
·
论语·卫灵公篇
微不可不防,远不可不虑。
沈昫
·
旧唐书·列传·卷五十一
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
车万育
·
声律启蒙·上卷·一 东
野芜旷,则民乃菅,上无量,则民乃妄。
·
管子·牧民
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
荀况
·
荀子·修身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佚名
·
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三十三节
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佚名
·
易传·象传上·履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程登吉
·
幼学琼林·卷一·天文
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曹雪芹
·
红楼梦·第二十八回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司马迁
·
史记·七十列传·淮阴侯列传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