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

出处

原文

  仆从先人宦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瞻天表则元夕教池,拜郊孟享。频观公主下降,皇子纳妃。修造则创建明堂,冶铸则立成鼎鼐。观妓籍则府曹衙罢,内省宴回;看变化则举子唱名,武人换授。仆数十年烂赏叠游,莫知厌足。

  一旦兵火,靖康丙午之明年,出京南来,避地江左,情绪牢落,渐入桑榆。暗想当年,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近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后生往往妄生不然。仆恐浸久,论其风俗者,失于事实,诚为可惜。谨省记编次成集,庶几开卷得睹当时之盛。古人有梦游华胥之国,其乐无涯者,仆今追念,回首怅然,岂非华胥之梦觉哉?目之曰《梦华录》。

  然以京师之浩穰,及有未尝经从处,得之于人,不无遗阙。倘遇乡党宿德,补缀周备,不胜幸甚。此录语言鄙俚,不以文饰者,盖欲上下通晓尔,观者幸详焉。

  绍兴丁卯岁除日,幽兰居士孟元老序。

展开阅读全文 ∨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长驱中原,直捣汴京(今河南开封),掳掠徽、钦二帝及太妃、太子、宗室三千人,辇毂繁华、壮丽辉煌的宋都顷刻问烟消火灭,宗庙毁废,北宋宣告灭亡。大批臣民逃命南方,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们的心幕上时时闪动着汴梁的富华景象,依依不尽地频频回首那餍足人心的生活。孟元老怀着对往昔的无限眷念和对现实的无限伤感,撰写了《东京梦华录》,此文是冠于书首的序文。

参考资料:

1、陈振鹏,章培恒.《古文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1439

孟元老

孟元老(生卒年不详),号幽兰居士, [1]北宋时居汴京(今河南开封年),宋代散文家。 [2] 孟元老少时从其先人宦游南北。崇宁间(1102年-1106年),寓居开封。靖康之乱,避地江左。晚年,追忆汴京盛事,著《东京梦华录》二卷,自序题绍兴十七年(1147年),备载汴京街坊风俗及朝章典仪,委曲详尽。孟元老怀着对往昔的无限眷念和对现实的无限伤感,撰写了《东京梦华录》,《东京梦华录》是“为了忘却的纪念”,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灭都之痛唱出了一曲凄婉的挽歌。 ► 孟元老的诗词 ► 孟元老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