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出处

全诗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韩国灭亡了张良奋起报仇,秦灭六国鲁仲连觉得羞耻。

本来都是不在朝政之人,忠义能让君子感动。

注释

临川:地名,临川(即今江西抚州市)郡是临川王刘义庆的封地。收:逮捕。《宋书·谢灵运传》:“灵运为盂颉所表,帝惜其才,不罪,以为临川内史。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为有司所纠。司徒遣随州从事收之,灵运兴兵叛逸。”

韩:战国时韩国。

子房:即张良,后辅佐汉高祖刘邦定天下者。《史记·留侯世家》:“秦灭韩,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奋:奋起报仇。

鲁连耻:鲁仲连觉得羞耻。《史记·鲁仲连列传》:“鲁仲连曰: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即肆然而为帝,过而为政于天下,则连有蹈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

本自:本来都是。

江海人:不在朝政之人。即《庄子》所谓“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的那种人。

感君子:能让君子感动。

参考资料:

1、李运富编注.谢灵运集:岳麓书社,1999年08月:110

赏析

这首诗前两句,诗人以张良、鲁仲连自比,表示自己原是晋臣,也应与张良、鲁仲连一样,将耻为宋臣而要奋起反抗。后两句是说写自已因耻为宋臣,故终日游山玩水,今天起兵为晋主尽忠,这将使天下志士为之感奋。这首诗比喻用得相当准确和自然,语言慷慨激昂。

诗的首句“韩亡子房奋”,说的是西汉张良之事。次句“秦帝鲁连耻”,说的是鲁仲连义不帝秦之事。诗人以张良、鲁仲连自比,比喻用得相当准确和自然。而且明确表示:刘宋代晋,犹如秦灭六国,自己原是晋臣。也应与张良、鲁仲连一样,将耻为宋臣而要奋起反抗。

三、四两句,就张良、鲁仲连二人事迹发表议论。谢灵运认为张良与鲁仲连都曾浪迹四方,是放情江海之人,却干出了一番大事业。他们的忠义行为深深地感动后世的君子。当然,诗人本人也在被感动的君子之列。诗中,流露出作者对张良、鲁仲连忠义之举的钦佩,要以他们为榜样,做一个忠义之士。

这首诗所表现的内容并非是虚假之辞,而是发自内心的愤激之语。诗在慷慨激昂之间,又隐含着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

参考资料:

1、蔡清富,吴万刚等著.毛泽东与中国古今诗人:岳麓书社,1999年08月:91

创作背景

谢灵运被贬为临川内史以后,“在郡游放,不异永嘉”,于是又一次受到言官的弹劾,当时执掌朝政的是宋文帝的弟弟彭城王刘义康,任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刘义康“性好吏职,锐意文案,纠剔是非,莫不精尽”,“专总朝政,事决自己,生杀大权,以录命断之”,对诗人的种种行为,刘义康久已不能容忍,于是就派扬州从事郑望生到临川去逮捕他。而诗人无罪被捕,自然非常愤怒。加上他因为在政治上长期受到压抑,对朝廷久已产生的怨恨情绪爆发,于是竟意气用事,反而将郑望生抓了起来,同时又铤而走险,发兵自卫。这首诗就是在兴兵拒捕的日子里写的,时当元嘉十年(433年),作者为表达不甘为刘宋王朝奴役的激忿心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参考资料:

1、宋红著.天地—客儿——谢灵运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33

谢灵运

谢灵运(385年-433年),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出生在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原为陈郡谢氏士族。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名“客”,人称谢客。又以袭封康乐公,称谢康公、谢康乐。著名山水诗人,主要创作活动在刘宋时代,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由谢灵运始,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最著名的是《山居赋》,也是见诸史册的第一位大旅行家。谢灵运还兼通史学,工于书法,翻译佛经,曾奉诏撰《晋书》。《隋书·经籍志》、《晋书》录有《谢灵运集》等14种。 ► 谢灵运的诗词 ► 谢灵运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