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何为先生死,先生道日新。

出处

全诗

何为先生死,先生道日新。

青山明月夜,千古一诗人。

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

谁移耒阳冢,来此作吟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先生为什么离开我们,你掌大旗的诗坛日新月异,正需要有你引导前行。

先生在青山明月夜里走去,又回到青山明月夜里来,你的诗篇如青山常在,千古第一人。

虽然天地不公,不给先生留下骨身,但骨身带不走英名,先生永远活在天地之间。

谁能帮我去湖南耒阳将杜甫之墓移来青山,让两位伟人相邻相伴、彼此唱和。

注释

青山:一名青林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林壑秀美。唐天宝中改名谢公山。

李翰林:指李白。李白于天宝元年(742)被召入京供奉翰林。

道:指道德文章。

销骨:消蚀骨体。极言伤害之深。

傍:近。

耒(lěi)阳冢:杜甫行船在耒阳县境遇大水,时任来阳县令未找到杜甫踪迹,以为他已被淹死,在耒阳县北为他建了一座空坟。

参考资料:

1、朱世英.古人笔下的安徽胜迹.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150

2、费振刚.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225

3、邓元煊.历代名人咏李白.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89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李白墓前对李白一生文学创作进行高度评价,前四句盛赞李白的精神不死,道德文章永垂青史;后四句表示对李白的不幸深表哀悼。诗人以李杜自比兼借抒情,充分表现诗人对两位诗人的敬佩与深深的缅怀之情。

“何谓先生死,先生道日新",开篇就把读者拉到李白墓前进行铺叙,言先生虽死而犹生,后继有人。正如杜荀鹤《赠聂尊师》有句“诗道将仙分,求之不可求”。“青山明月在,千古一诗人”,诗人追思李白之死,综其一年,言其将像青山明月一样千古不朽,朗照后世。

后四句表示对李白的不幸深表哀悼。王稚登《李翰林分体全集序》云: “夫磷非逆,而从磷者乃为逆乎?......青莲故不幸而罗销骨之口,岂不冤哉!”这两句话可作为“天地空销骨,声名不傍身”的注脚。由此看出诗人批判排挤、打击过李白的社会势力,以抒发悲愤、悼念之情。生前不幸,身后凄凉,使读者哀叹。随后诗人述愿、吟邻。盼诗仙、诗圣永以为邻。李白墓前思杜甫,所以诗人心情沉重地写道: “谁移末阳冢,来此作吟邻。”杜荀鹤是李杜并重的,在诗中多次提到这对诗友,如《江南逢李先辈》云: “李杜复李杜,彼时逢此时。”又《哭陈陶》云: “耒阳山下伤工部,采石江边吊翰林。” [3] [5]

这首诗盛赞李白高风亮节及不世出的艺术才华,偏巧妙地引入了杜甫,相得益彰,或以李杜自况,或以之抒情。深化了人们对于二诗人的形象,充分表露出诗人对李杜的真情挚爱。

参考资料:

1、邓元煊.历代名人咏李白.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89

2、李乃珍.新编注声唐诗三百首.山东:齐鲁书社,2014:38

3、魏涵民.马鞍山古诗词选注.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5:48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已不详,此诗收于杜荀鹤所著《唐风集》。杜荀鹤经过青山李白墓地,对诗人作出了高度评价,并深表哀悼,写下了这首悼诗,。杜荀鹤一生不得志,在黄巢起义后隐居,久经战乱看遍炎凉,多作悲凄之诗,这首诗便是此类之一。

参考资料:

1、邓元煊.历代名人咏李白.四川: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89

2、合肥师范学院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组编.安徽历代文学家小传.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1961:55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杜荀鹤的诗词 ► 杜荀鹤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