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颜仁郁

颜仁郁


「唐代」

科场才俊——颜仁郁, 字文杰,号品俊。福建德化三班泗滨人。生于唐大和(827~835)间。祖籍河南温县。祖父颜景茂,为兵曹参军,入闽任福州侯官县令。父颜芳(787~860),随其父入闽,辗转来到永福(今永泰)县归德场归义乡山亭里(今德化县三班镇泗滨村),受聘于金员外为家塾教师,后怡情当地山水,定居肇基于此。仁郁为颜芳第七子。 ►颜仁郁的诗词(3条)

介绍

他幼承庭训,博览经史,饱学多才,擅长文学,胸有抱负。他所生活的晚唐年代,政治腐朽衰败,农村经济破产,疾病灾荒四起,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水深火热。仁郁面对国家社会人民的灾难,无限忧虑与同情,寄怀笔端,抒发胸臆,写下许多忧国忧民、揭露时弊的诗篇;并在“政荒民散”、社会萧条、民不聊生的困难时期接任归德场(德化县前身)场长。他上任后,勤政爱民,抚慰百姓,解困扶危,安定民心,倡导农桑,兴办陶瓷,发展生产。“一年襁负至,二年田莱辟,三年民用足”,历经数年努力,给归德场村村带来喜悦与丰收,出现了社会局部的稳定与繁荣。仁郁看到境内处处丰收,百姓欢乐喜悦,他乐民所乐,兴奋地写下《赞神曲》:村南村北春雨晴, 东家西家地碓声;麦黄正满绿针密, 稻黄无际红云平。前年谷与金同价, 家家啼哭伐桑柘;岂知还复有今 年, 酒肉如山祭春社。吏不登门白昼眠, 老稚雅乐如登仙:县里归来传好语, 黄纸赎放身丁钱。

颜仁郁是古瓷都德化历史上一位关心民瘼的出色领导者。他博学多才,爱好吟咏,又是当时的知名诗人之一。其诗篇《谕农》的首章收辑于《全唐诗》。他长期生活于农村,接触人民最底层,了解百姓的疾苦,与广大劳动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在《谕农》、《贫女》等篇中,写出了贫苦农民的疾苦与呼声,写出封建社会贫女的不幸遭遇、闺妇的痛苦哀怨、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残害以及她们对爱情的憧憬。如《谕农》:(一)夜半呼儿趁晓耕, 赢牛无力渐艰行;时人不识农家苦, 将谓田中谷自生。(八) 夏日炎炎如火钻,野田禾秀半枯干;皇天不雨农家望,何恨龙神不我看!颜仁郁所写的诗篇富有强烈的人民性,与社会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人民的疾苦与欢乐。其《谕农》(又名《桑农》)、《朱门》、《客路》、《边庭》、《城市》、《贫女》、《负薪》、《空门》、《山居》、《渔家》十门百首(各10首),反映了农家、朱门、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揭露封建社会腐朽、黑暗、罪恶的现实,道出人民的心声,同时表达了自己看透现实,寄情田园,娱于山居、闲逸淳朴、洁身自好的思想境界。因此,这些诗篇很快在民间广为传诵,人们称其为“颜长官诗”,并流入京师。昔曾编入《龙浔志》,惜大多已失传。

生平

南宋绍定五年(1232),欧宁人、进士朱继芳到德化任职,在晋谒长官祠并读颜诗后,曾以次韵作《和颜长官百咏》,该诗今犹存,收辑于《德化文史资料》第三期(1980年3月版)。颜仁郁辞世后,葬于三班纱帽峰山腰。德化人民为怀念他,绘像恭奉,并于龙浔山腰及三班湖内寨(亦称归德寨)立祠,称“长官祠”,塑像奉祀。其后民间将他神化,传他“在世爱民,死而爱国”,宋末曾“显圣拒元”,后又屡次“显圣抵御匪寇”,有“光前扶后,济世保民”之功。南宋乾道四年(1168)敕封为忠应侯,赐额“忠应庙”。宝庆元年(1225)加封济灵王,二年又加封孚佑王。明嘉靖德化知县许仁(1528~1530年任)建乡贤祠,请于学院高贲,奉仁郁为首祀乡贤。仁郁妻郑钰,三班硕杰郑孚奕之女,册封为一品夫人,卒与仁郁合葬;继室姚氏,永春桃溪人,册封为一品协灵夫人,卒后迁葬其侧。子颜蕃(郑出,姚养成),长成后移居永春,其子孙先后徙居漳州、古田、台湾、广东等地,肇基蕃衍,枝繁叶茂,桂馥兰馨。仁郁墓及故居永茂堂,现为德化县文物保护单位。泗滨名士、南宋淳熙七年至十一年(1180~1184)知德化县事颜敏德曾谒归德寨并诗:二百年来孺慕深,德声教泽惬民心;造祠想见公如在,灵镇寨湖颂至今。绍定三年(1230)七月,福建仙游县隐士林云亦曾到庙留题:当年俯首仰庙池, 曾向南州制魅魑;生死乐哀无二憾, 请君细读长官诗。干戈五季血成川, 市井依公一帖然;汉代神灵天助顺, 公然无意扫腥膻。清康熙年间,德化县典史颜志美(三班泗滨人)谒湖内寨长官祠留题:当年德政纪鸿猷, 兴废未知几度秋;一到故祠无限感。湖山云水两悠悠。清乾隆年间,泗滨里人颜种玉谒庙留题:山川清淑气,人杰地钟灵;归德钦膺长,居民赖以宁。邦家栋梁望,姓字里居馨;名世虽恒产,几乎独残形。殊允起阡陌,诞降擅风霆;忠贞炳日月,庙儿凌何兵。圣贤生迈种,邹鲁著芳型;护国奇勋在,荣封仰宗庭。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