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

出处

出自宋代刘克庄的〔筑城行

全诗

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

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

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诃责如风雨。

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

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戌。

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众人扰攘纷杂的筑城,不敢停下手中筑土的木锤。

木锤筑土的叮叮声都似乎惊动了大地之母后土。

众多村落里所有的农田都用来烧窑。

所见的全部树木都砍来做瞭望高台。

天气寒冷的冬日白天短,工程进展却越发迅速。

监工酷吏手挥棍棒,口吐恶言犹如暴风雨般猛烈。

因为汉族的丞相方忧虑边疆,

所以筑城的官员功劳很大获得了升迁。

昔日那空旷的原野上没有城池的地方,

现在却是狼烟燃起,排列着戍边将士。

你没见那那高大的城池参差起伏,如同鱼鳞般密集。

但城池之中却已萧条荒凉,空无一人。

注释

杵:筑土的木锤。

楼橹:古代用以瞭望敌情的无顶盖的木制高台。

齾齾:参差不齐的样子。

萧疏:稀疏冷落。

参考资料:

1、缪钺 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66-1267

2、作品译文和创作背景由绵羊爱琪琪提供

赏析

这是一首揭露黑暗现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的诗。在腐朽的官僚统治下,好事亦会变成坏事。这里所写的“筑城”就是一例。筑城本是为了保卫人民,战争年代就更应如此。可是实际情况却是变保民为扰民、害民。

诗的前六句描绘筑城情景。诗人首先从听觉角度着笔,描绘出人声、杵声交杂的筑城景象。前两句使用顶针句式,上递下接,造成了一种连绵的气势。使人感到声声相连,不得停息。于是,后面“惊后土”三字才真实、自然、有着落。然后又从视觉角度着笔,描绘烧窑、斫木的情景,用了“遍村”、“望青”四字,村里所有的农田都用来烧窑,所有的树木都砍来做楼橹,一幅全民动员的情景历历如绘。以上四句还只是一些现象,五六两句,诗人的笔触又深入一层。“工役急”,一个“急”字,引出了下一句“白棒诃责如风雨”,把手持棍棒,口吐恶言的监工酷吏,刻画的凶相毕露。这样大张旗鼓的筑城,究竟是否出于安全的考虑?如果确是这样即使苛责太甚也情有可原了。然而诗人告诉人们:“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原来,这个筑城运动是赖以“除美官”的手段。仅仅两句诗,无一贬词,而官僚政治的腐败,地方官吏的假公济私,却十足的勾画出来了,真是入骨三分,足见诗人眼光的敏锐,这两句是全诗主题思想的点睛之笔,不仅在思想内容上使全诗生色,在结构上也起着上下勾连的作用。

诗的最后四句,意在描写筑城带来的后果妙在借题寄意,不着议论。诗人把他金刚怒目的强烈感情,完全融入四句对比鲜明的景物描写中去:昔日无城的广野,而今屯戍林立——这是写由“无”变“有”;然而只见高城鳞次栉比,却不见城中之人——这是写由“有”变“无”。筑城本是要保卫人民的,而今却无民可保了。人呢?那筑城的、烧窑的、斫木作楼橹的“万夫”哪里去了?远徙他乡了?布,筑城时不迁移,城筑好了哪有迁徙之理?原来是在“白棒诃责”之下,困顿而死了!那齾齾高城,正是筑城者的尸骨垒成;而筑城官员正可以借此邀功,加官进爵了,至于万民的死活,管他作甚!诗人的愤激之情,至此喷薄而出。

在诗中,诗人不发一句议论,全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最有说服力。这首诗鞭笞的不仅仅是筑城的地方官员。那“忧边”的丞相,不管有无需要,不顾人民死活,只要筑城就给以奖掖提拔,虽无一贬词,却也昏庸可见了。

参考资料:

1、缪钺 等.宋词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66-1267

创作背景

南宋后期,政治更加黑暗,国势江河日下,金人占领的淮河以北地区始终不曾收复,又逐渐受到崛起漠北的蒙古的入侵。作者关心祖国命运,但在政治上却屡受打击,被贬斥出守外郡。诗人在出守外郡的途中经过边疆,目睹了人民因官府强迫筑城而致家破人亡的景象,心中激愤不已,因此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 

参考资料:

1、作品译文和创作背景由绵羊爱琪琪提供

刘克庄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 刘克庄的诗词 ► 刘克庄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