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在线反馈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出处

全诗

身高殊不觉,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镕。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置身于祝融峰顶,一点也感觉不到它的高,环视四周,竟然看不到任何一座峰峦。

在高入云霄的绝顶之上,只有白云飘过。浮云动荡在自己心胸之前,顿觉胸臆开张。

大地沉入云海之中,星星也隐没在云雾中。初出的太阳就像刚刚冶炼过的火球,霎时光焰万丈,染红了天际。

从高峰俯瞰,八百里洞庭湖小得像半勺子的水。深秋时节的朝阳映在湖面,波光闪耀,如龙起舞。

注释

衡岳:即南岳衡山,在湖南省境内。

祝融峰:衡山有七十二峰,祝融峰是五大峰之一,也是衡山最高峰,海拔1290米。

殊不觉:一点也感觉不到。殊不,一点也不。

乃:竟然。

四顾:环视四周。

度:飘过。

荡胸:指浮云动荡在自己心胸之前。化用唐杜甫《望岳》:“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地沉:指天亮。

没(mò):隐没。

天跃:天豁然亮了。

镕:形容太阳升起时如金属熔化一般。

半勺:指远望中的洞庭湖如半勺水。

秋寒:深秋时节。

起龙:指朝阳的光辉映在湖面,波光闪耀,如龙起舞。

参考资料:

1、徐中玉主编.中国古典文学精品普及读本 近代诗词文.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190

2、黄万机选注.近现代诗.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81

3、(清)谭嗣同著;刘玉来注析.谭嗣同诗选注.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8:96

4、郭荣光主编.历代名诗大观.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2:1334

5、阳光,关永礼主编.中国山川名胜诗文鉴赏辞典.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1138

赏析

祝融峰是南岳衡山的主峰,七十二峰之最高者。峰巅有上封寺,寺东有望日台,乃观赏日出美景的绝佳之地。本首诗描绘了作者登衡山祝融峰所见的景象。首先,倾力展示祝融峰高峻雄伟之姿;接着,抒发登顶之际黑夜消逝、晨曦初露的美景。最后,笔触落于山巅,远眺洞庭湖,湖面犹如半勺水,细腻而神奇。整首诗气势磅礴,洋溢着豪迈之情,折射出作者胸襟开阔、奋发向上的情怀,以及跃跃欲试、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而诗中对祝融峰的描写则充满着生动的典故,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宛如信手拈来,真实自然。

诗的起调就不同凡响,气势开阔。因置身于最高的祝融峰上,众山尽在脚下,故云“四顾乃无峰”。“殊不觉”三字说明自己虽身登峰巅,却如履平地,意犹未尽。“四顾乃无峰”是实写,但也不乏夸张的成分,意在表现作者博大的胸襟与凌霄之志,写景中已有人在。首联两句扣住“晨登祝融峰”的题意,交代了作者的行踪,一个意气风发、凭凌山河的青年形象已跃然可见。颔联两句作为首联的补充,极言祝融峰的高峻与雄伟。众峰不可见,唯有浮动的白云时而飘过,令人胸臆顿开。“荡胸”二字则借用了杜甫的诗句:“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以山中云雾的展露和飘动,喻示可荡涤人的胸襟。由此可见,诗人怀揣着壮怀激烈、意气高迈的精神境界,表达出浩然之气,豁达洒脱之意。

颈联两句绘就黑夜凋零、朝阳冉冉升起的壮美景象。描述日出的诗作纷繁,但真正珍贵的在于能从宏大的视角以简洁生动的笔法描绘光明降临人间的霎那辉煌。首句折射太阳未显,大地沉浸于深沉黑暗中,众星亦隐匿无踪,昭示着黎明的前夜。次句则绘述天边绽放红霞,太阳犹如炼制而出的火球,刹那间光辉万丈,燃亮了天际。此处对比天地之间,气象恢宏,蕴含着惊人心魄的力量。先描绘大地的宁静与黑暗,再描绘天空的红霞与初阳,对比之中唤起人们对光明的热爱,也展示了作者内心对光明的渴望。

尾联两句描述登上山巅远眺洞庭湖,祝融峰高耸云端,俯瞰人间繁华,即便八百里的洞庭湖也变得渺小如半勺水。此刻,祝融峰的高峻将自己带入超凡脱俗的境地。结句以洞庭湖为引,联想秋天水位下降,湖中的蛟龙无处栖身,必将扬翅高飞。这两句收束气势雄俊,超然脱俗,展现出非凡的气度。

全诗由登山写到观日出,再由远眺想到蛰龙欲起,舒展自如,一气直下,如行云流水,自然成文而浑然一体。其中不仅写出河山壮丽,也有丰富的寓意。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叠起丛生的时期,民族的危难激起了进步知识分子图谋改革的决心。作者看到了古老中国已处在黎明前的黑暗中,然而光明终将战胜黑暗。诗中“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二句不仅是眼前景象的纪实,还是当时形势的写照。诗的末句忽从记游写景宕开,发出蛟龙欲起的浩叹,抒发了自己跃跃欲试、奋起变革、建功立业的抱负。这种豪情壮怀已预示了作者后来积极参加维新变法,并以生命殉其理想的伟大精神。

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第1版 清、近代.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1846,1851-1852

简析

《晨登衡岳祝融峰》是首五言律诗。诗中描绘了作者登衡山祝融峰所见的景象。前四句突出祝融峰的高峻;五、六两句写登上祝融峰看到的黑夜消逝、晨曦初露的情景;末两句写在山巅远眺洞庭湖,小得像只有半勺水。全诗气势磅礴,洋溢着豪迈之情,表达了作者胸襟开阔、奋发向上的情怀和跃跃欲试、建功立业的抱负。诗中描写祝融峰正侧结合,融入典故而无斧凿痕迹,信手拈来,真实自然。

创作背景

谭嗣同幼年丧母,十一岁开始随父赴任,曾几次往来于河北、陕西、甘肃、湖南、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江苏等地,“合数都八万余里,引而长之,堪绕地球一周”(《三十自纪》)。诗人所见,深感“风景不殊,山河顿开,城都犹是,人民缓非”。光绪十七年(1891)秋天,年仅二十六岁的谭嗣同自安徽“归湖南,抵长沙,游衡岳”,在晨光曦微中登上祝融峰,“升峻远览以写忧,浮深纵涉以骋志”,写下这首诗。

参考资料:

1、上海辞书出版社文学鉴赏辞典编纂中心编.元明清诗鉴赏辞典 第1版 清、近代.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1846,1851-1852

2、田军等主编.中国古代田园山水边塞诗赏析集成.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1250

谭嗣同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汉族,湖南浏阳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三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代表作品《仁学》、《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 ► 谭嗣同的诗词 ► 谭嗣同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