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

出处

出自宋代姜夔的〔暗香疏影

全诗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暗香

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

江国,正寂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耿相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又片片、吹尽也,几时见得。

疏影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译文

译文

辛亥年的冬天,我带着对雪景的热爱前往石湖(地名,今江苏苏州附近)。在那里待了一个月,朋友(可能是石湖的主人)给了我纸笔,请求我写几首诗,并希望我能创作一些新的歌曲。于是,我创作了这两首曲子。石湖非常喜欢,让乐工和歌女们反复练习。因为这两首曲子旋律和谐,婉转动听,所以被命名为《暗香》和《疏影》。

月光依旧如从前,照亮了我多少次在梅树下吹笛的夜晚。它似乎能唤醒那个我深爱的人,让她不顾寒冷地与我一起摘梅花。然而,现在的我已经渐渐老去,像何逊一样,忘记了当年春风中写诗的才华。我只觉得竹林外的梅花稀疏地开着,那冷香飘进了我们共用的华美席子。

望着这寂静的江河之国,我感叹路途遥远,无法将思念寄出,而夜里的雪已经开始堆积。酒杯似乎容易让我落泪,而那盛开的花朵却默默地与我共同回忆。我还记得我们曾携手走过的地方,千树梅花压倒了西湖上寒冷的碧绿。但如今,那些花瓣又被风吹落,我何时能再见到它们呢?

苔藓覆盖的树枝上挂满了如玉般的花朵,有翠绿的鸟儿在上面栖息。我在他乡与这些梅花相遇,它们就像黄昏时篱笆角落里的修竹,静静地自我依靠。我想,昭君(古代的美人)一定不习惯那遥远的胡地沙漠,但她却默默地思念着江南和江北。我想,她可能化作这花朵,在月光下归来,带着一种幽独的美丽。

我还记得深宫中的旧事,那时她正在睡梦中,飞近了那绿色的蛾眉。不要让春风像过去那样,不顾她的美丽,早早地为她安排了一座金屋。然而,当那花瓣随风飘落时,却又怨起了那哀怨的玉龙曲。等到那时,我再次寻找这幽香时,它已经化作了小窗上的一幅横幅。

展开阅读全文 ∨

鉴赏

这两首词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咏梅词,是姜夔的代表作之一。白石咏梅词共有十七首,古其全词的六分之一,此二篇最为精绝。张炎在所著《词源》中说:诗之赋梅,惟和靖一联而已,世非无诗,不能与之齐驱耳。词之赋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

所谓“和靖一联”,即宋初诗人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姜夔非常欣赏其句,就摘取句首二字,以之为“自度曲”咏梅词的调名。白石是南宋大音乐家,妙解音律,从此二篇咏梅词亦可看出其独创之功。

白石词往往有小序,或述作词缘起,或纪心绪行踪,要言不烦,与词的内容溶为一体,不可分割。从题序看,这两首词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辛亥(1191)冬季,当时词人应邀到范成大退休隐居的苏州附近的石湖别墅作客。范成大也喜爱梅花,买园种梅,并著有《梅谱》。白石投主人之雅好,驰骋才华,创作了这两篇咏梅绝唱。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 姜夔的诗词 ► 姜夔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