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出处

全诗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两人常常在一起,志趣心境不同类。

一人每天独昏醉,一人清醒常年岁。

醒者醉者相视笑,对话互相不领会。

浅陋拘泥多愚蠢,自然放纵较聪慧。

转告正在畅饮者,日落秉烛当欢醉。

注释

同止:在一起,同一处。取舍:采取和舍弃,选择。邈异境:境界截然不同。

领:领会,理解。

规规:浅陋拘泥的样子。兀(wù)傲:倔强而有锋芒。差(chā):比较,尚,略。颖:才能秀出,聪敏。

酣中客:正在畅饮的人。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41-170

简析

《饮酒·十三》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说人们共处一地,但在选择和生活态度上却大相径庭,有人终日“醉”,有人常年“醒”;然后揭示了这两种状态的人之间的隔阂与不理解,进一步对比了清醒者的拘谨愚钝与沉醉者的高傲不羁;最后以劝诫的口吻,提醒沉醉于自我世界的人,需要保持对生活的关注和清醒的认识,不要完全迷失在自我营造的幻境中。全诗以对比和寓言的方式,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在生活方式、思想境界上的差异与互不理解,具有警示的意味。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自言“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03)说、元兴三年甲辰(404)说、义熙十年甲寅(414)说、义熙二年丙午(406)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17)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18)说。此诗为组诗第十三首。

参考资料:

1、游国恩 等·中国文学史(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孔德明.陶渊明《饮酒》诗系年考辨[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1):15-17

3、钱华堂.陶渊明《饮酒》诗二十首说略[J].零陵师专学报, 1986(2):22-30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的诗词 ► 陶渊明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