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出处

全诗

问讯东桥竹,将军有报书。

倒衣还命驾,高枕乃吾庐。

花妥莺捎蝶,溪喧獭趁鱼。

重来休沐地,真作野人居。

山雨樽仍在,沙沉榻未移。

犬迎曾宿客,鸦护落巢儿。

云薄翠微寺,天清皇子陂。

向来幽兴极,步屣过东篱。

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

石栏斜点笔,桐叶坐题诗。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

自今幽兴熟,来往亦无期。

颇怪朝参懒,应耽野趣长。

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枪。

手自移蒲柳,家才足稻粱。

看君用幽意,白日到羲皇。

到此应常宿,相留可判年。

蹉跎暮容色,怅望好林泉。

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

展开阅读全文 ∨ 展开阅读全文 ∨

简析

《重过何氏五首》是一组五言律诗,描述诗人再次拜访何将军的情景。第一首诗总起,写重过之因及所见之景;第二首诗写重来刚到时的情景;第三首诗写前次游览未及描述之景;第四首诗写主人的野趣逸兴;第五首诗总结,写自己临别低徊的情意。全诗犹如情景俱佳的散体游记,见出诗人联章组诗的章法精妙以及“以文为诗”的创新尝试。

创作背景

《重过何氏五首》是杜甫困居长安时期到何将军山林游玩而写就的组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春。何将军山林位于长安南边的明德门外樊川北原上。据现存杜甫诗文看,他前往游览先后有两次。初游在天宝十二载(753年)夏,与郑虔同往,写下了《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十首》;重游在翌年春天,是何将军在答谢他问候的回信中特意邀请他去的,又写下了《重过何氏五首》。

参考资料:

1、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陶瑞芝.园林吟咏冠古今──杜甫《重过何氏五首》赏析.杜甫研究学刊,1995(04)

3、谷曙光 陈梦圆.“遂为咏园林之冠”——杜甫两游何将军山林十五首论略.杜甫研究学刊,2015(01)

4、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词 ► 杜甫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