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出处

全诗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日月如梭不肯缓慢流逝,四季互相催促不停步。

寒风吹动枯枝条,落叶覆遮满道路。

薄弱的才能与时运共减损,黑发早白已是满头。

白发就像一个标记一般在头上,步入晚年前途也越来越窄。

家就像迎宾的旅店,我就像一个即将离去的行客。

前行将要去哪里呢?南山陶氏的祖坟啊。

注释

四时:四季。

弱质:薄弱的才能。

素标:指白发。

逆:迎。

旧宅:祖坟。

参考资料:

1、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201-217

简析

《杂诗十二首·其七》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写时已入冬,由草木萧落联想到渐进衰老、死亡。诗中一方面感叹岁月飞逝,不知不觉中就已经鬓发斑白,步入了“前途渐就窄”的晚年;另一方面又以平静的心态来对待衰老甚至死亡。此诗继承了以人生为寄于世上的信条,诗人坚信有来必有去,坦然的心态就好像把人生当作一次旅行,对待死亡就如同回家般平静自然。

创作背景

这组诗共十二首,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十四年(418),陶渊明五十四岁时;后四首约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陶渊明三十七岁时。此诗为组诗第七首。

参考资料:

1、陈庆元等 编选·陶渊明集·南京:凤凰出版社,2014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 陶渊明的诗词 ► 陶渊明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