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

出处

原文

江畔,相唤。晓妆鲜,仙景个女采莲。请君莫向那岸边。少年,好花新满船。

红袖摇曳逐风暖,垂玉腕,肠向柳丝断。浦南归,浦北归?莫知。晚来人已稀。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畔的晨风传来,采莲少女的声声呼唤,一个个晓妆鲜丽,穿梭在荷花丛中,好似仙境一般。“请不要独自去那边哟,年轻人,这里的好花已采满船!”

红袖在风中摇曳着,好似在追逐风的温暖。雪白如玉的臂膊哟,无力地低垂在船边。岸边的柳丝丝相连,却不见相思人愁肠欲断。不知他从南浦走,或是北浦还?晚来行人少,心中的人儿你在哪边?

注释

河传:词牌名。双调五十五字,上片七句两仄韵、五平韵,下片七句三仄韵、四平韵。

“江畔”二句:江边采莲女互相呼唤。

鲜:鲜艳。一作“仙”,又作“妍”。

仙景:风景幽美如仙境。

个女:那个或那些女子。

红袖:女子的红色衣袖,此处指采莲女子。

摇曳:飘荡。

玉腕:洁白温润的手腕,亦借指美人的手。

柳丝:垂柳的细枝。古时河、湖畔多植垂柳,故此处借“柳丝”指少年停留之岸边。肠断在这里是指感情深切、盼望急切。

“晚来”句:天色已近傍晚,人越来越少。

参考资料:

1、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2、赵崇祚编 徐国良注·花间集·武汉:武汉出版社,1995

3、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

简析

《河传·江畔》是一首抒写采莲女子对少年倾慕之情的词篇,写出她对美好爱情的追求。词的上片着重描写采莲女子轻盈采莲、天真烂漫的情态;下片写采莲女子的动人形象及其对少年的倾慕之情,以及对少年可望而不可即的失落与惆怅。全词写得清新自然,极具南朝民歌风味,在温庭筠词中别具一格。

赏析

这首词写采莲少女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上片开头四句勾勒江南清晨中的采莲少女,景美,人更美。“江畔,相唤”四字写尽江南采莲女天真烂漫、轻盈采莲、嘻笑相招的情态,再以“仙景”相衬,更见采莲女之美。后三句船夫的所见和说话,笔锋转至少年,为采莲女倾心追慕作铺垫。对于这三句,有两种理解。一说这三句是船夫指引少年之词,意思是希望少年不要独自去那边,而来关注船上的采莲女;另一说这三句是船夫指示采莲女之词,意思是希望采莲女不要往少年所在的岸边去游玩,“少年”二句是女子所见,说那边满插鲜花的船上,乘坐着一个少年。首四句和后三句的两层之间,似断实联。

下片头三句笔墨又落到采莲女,重彩点染她们于和风吹拂、柳丝荡漾之中红袖摇曳、玉腕戏波的动人形象,并巧妙点出采莲女对少年的倾慕。“肠”指女方,“柳丝”指男方,“肠断”中用“向柳丝”三字隔断,用法别致。结尾二句写采莲女对少年的追慕不遇、可望而不可即的失意心情。对于“浦南归”二句,有两种理解。一说这是采莲女见少年后的感情变化,已被情绪所迷,不辨归宿,即想:从南浦回家?还是从北浦回家?主意难定;另一说指采莲女不见少年,猜想:“他是从南浦去了呢?还是从北浦去了呢?不知道。”“浦南”“浦北”是女子的自度之词,见其魂牵梦绕,不知所归,直到天晚人稀的恍憾状态。

温庭筠词一向以秾丽富艳见称,而此词却写得清新自然,极具南朝民歌风味。

参考资料:

1、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

创作背景

此词反映的是采莲的场面以及采莲女追慕男子之情事。温庭筠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有七十余首,此词即为其中之一。其具体创作时间未能确证。

参考资料:

1、邱美琼 胡建次·温庭筠词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武汉:崇文书局,2015

2、房开江 崔黎民·花间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7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温庭筠的诗词 ► 温庭筠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