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

出处

出自唐代孟郊的〔烛蛾

全诗

灯前双舞蛾,厌生何太切。

想尔飞来心,恶明不恶灭。

天若百尺高,应去掩明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两只飞蛾在烛光前盘旋飞舞,他们何必如此厌弃人生,急切地向往死亡呢。

想来在飞向烛火的你们心中,也是厌倦了光明而向往黑暗。

若是苍穹只有百尺之高,它们应该会去掩映明亮耀眼的月光。

注释

厌生:厌弃人生。

尔:你;你们。

简析

《烛蛾》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以灯前双舞蛾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态度的一种哲思。舞蛾在灯火前飞舞,似乎对生命表现出极度的厌倦,渴望毁灭。诗人推测舞蛾飞向灯火的心态,它们并不厌恶黑暗,而是厌恶光明,似乎在用生命追求一种自我消亡的极致体验。最后以夸张的手法,进一步强化了舞蛾对光明的决绝态度,以此来表达一种对生命存在状态的极端反思和超越

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孟郊的诗词 ► 孟郊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