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出处

出自唐代李白的〔谒老君庙

全诗

先君怀圣德,灵庙肃神心。

草合人踪断,尘浓鸟迹深。

流沙丹灶灭,关路紫烟沉。

独伤千载后,空余松柏林。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老祖宗李耳心怀慈悲,怜悯百姓,留下一部《道德经》。如今,当我步入他的寺庙时,不禁心神肃静。

这庙已经很久没有人来过了,荒草茂盛几乎把路掩盖,台阶上落下的灰尘很厚,所以,鸟爪子的印迹深深。

老子出函谷关就到流沙国去了,所以,丹炉的香火无人传承,出关的道路上紫烟迷茫,哪里还有他的行踪?

你走后一千年,我独自面对着这清冷的寺庙,萧瑟的松柏林,怎么不叫人心痛万分?

注释

⑴《宋书》:“灵庙荒残,遗象陈昧。”

⑵《列仙传》:关令尹喜与老子俱游流沙,化胡,服巨胜实,莫知其所终。

⑶《太平御览》:《关令内传》曰:真人尹喜,周大夫也,为关令。少好学,善天文秘纬。登楼四望,见东极有紫气四迈,喜曰:“应有异人过此。”乃斋戒扫道以俟之。及老子度关,喜先戒关吏曰:“若有翁乘青牛薄板车者,勿听过,止以白之。”果至,吏曰:“愿少止。”喜带印绶,设师事之道,老子重辞之。喜曰:“愿为我著书,说大道之意,得奉而行焉。”于是著《道德经》上下二卷。

简析

《谒老君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首联直接点题,体现了对先君的崇高敬意;颔联写景,造出一种荒凉而幽静的氛围,暗示时间流逝与人事变迁;颈联进一步描绘了与先君相关的遗迹消逝;尾联以诗人独自伤怀作结,跨越千载之后,唯有松柏林依旧矗立,先君的圣德与功绩虽被后人铭记,但终究只能留存在记忆之中,空留无限感慨。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先君的敬仰与缅怀,也有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感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时间不好判断。按道理,在唐朝开元和天宝(均为唐玄宗年号)时期都很崇尚道教,而李白拜谒的应该不是一般地方的老子庙,面对如此冷落的道观则可能是安史之乱以后的事情,也许就在李白流放回到安徽的时候。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李白的诗词 ► 李白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