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使者曰:官府所有。

出处

出自南北朝《世说新语》的〔陶母责子

原文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尝以一坩鲊饷母。母曰:“此何来?”使者曰:“官府所有。”母封酢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惟不益,乃增吾忧也。”(酢 一作:鲊)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陶公年纪轻时担任负责河道和渔业的官吏。(他)曾经把一陶罐腌鱼赠送给母亲。他的母亲说:“这是从哪里来的?”使者说:“是官府所拥有的。”母亲将腌鱼封好并且回信,责备陶侃说:“你身为官吏,把公物赠送给我,这样做不仅没有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忧愁啊!”

注释

陶公:对陶侃的尊称。陶侃,字士行,晋浔阳人,陶渊明的曾祖。

少时:年轻的时候。这里不读shao(第三声),因为这里不是一会儿的意思,这里读shào

作:担任,任职。

鱼梁吏:主管河道渔业的官吏。鱼梁,一种捕鱼的设施,用土石横截水流,留一缺口,让鱼随水流入竹篓一类器具中。

尝:曾经。

坩鲊:坩,盛物的陶器。鲊,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如腌鱼、糟鱼之类。

反书:回信。

官物:公物。

见:表示他人的行为涉及自己。

见饷:赠送我。饷:以食物送人

非惟……,乃……:不仅……而且…… (文言文固定句式)。

乃:却,反而。

也:语气助词,无实际意义。

简析

此文简洁地展现了陶侃母亲的贤德与清廉家风。陶侃年轻时担任管理河道和渔业的官职,赠送腌鱼给母亲本是出于孝心,但母亲却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公物私用,不仅不接受,反而严厉责备,强调公私分明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了母亲高尚的道德情操,也间接奠定了陶侃后来成为一位清廉官员的品格基础。这则故事以小事见大节,强调了为官清廉、公私分明的原则,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