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送王昌龄

唐代李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漕水向东流去,送别朋友,在这黄昏时分,顿时愁情满怀。

我久久逗留在这野外的寺院,走出寺院,发现夕阳已经照着孤山。

向前望,数千里之中,没有蒲草和稗草。

夕阳照在舟楫上,只见水面清澈,微波荡漾。

举酒道别,月亮已升至树梢;解衣入睡,沙滩上水鸟鸣叫。

今夜我在这寺庙,梦中和你在金陵城相见。

想起此次别离我就叹息不已,想着你一路远行,漂泊于悠悠江海之中。

注释

王昌龄(约698-757):唐京兆(今陕西西安)人。闻一多《岑嘉州系年考证》云:开元二十八年(740)冬,王昌龄出为江宁丞,次年由长安赴江宁途中,在洛阳停留数月,与刘晏、綦毋潜、李颀等人有密切交往,有《洛阳尉刘晏与府县诸公茶集天宫寺岩道上人房》、《东京府县诸公与茶毋潜李颀相送至白马寺宿》诗,后诗写道:“南风开长廊,夏夜如凉秋。”该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夏,则李颀送王昌龄诗亦作于此时。此诗作于洛阳。

漕水:运粮的水道。

淹留:长期逗留。

蒲:香蒲,丛生水草。稗:稻田杂草,似禾。

沙鸟:栖息于沙洲之水鸟。

莲花界:谓寺庙。沈佺期《奉和圣制同皇太子游慈恩寺应制诗》:“肃肃莲花界,荧荧贝叶官。”

金陵:即唐之江宁,今江苏南京。三国吴、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皆建都于此,为著名古都。

简析

《送王昌龄》是一首五言古诗。此诗先点明送别主题,接写广褒无垠的景象,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随后描绘了送别时的具体场景,在这宁静之中,又蕴含着深深的离愁;最后以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对离人的不舍。全诗情感真挚、意境阔远,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也有对离愁别绪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颀的诗词 ► 李颀的名句

猜您喜欢
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
魏晋曹丕

郁郁河边树,青青野田草。

舍我故乡客,将适万里道。

妻子牵衣袂,抆泪霑怀抱。

还附幼童子,顾托兄与嫂。

辞诀未及终,严驾一何早。

负笮引文舟,饥渴常不饱。

谁令尔贫贱,咨嗟何所道。

同友人舟行游台越作
唐代李白

楚臣伤江枫,谢客拾海月。

怀沙去潇湘,挂席泛溟渤。

蹇予访前迹,独往造穷发。

古人不可攀,去若浮云没。

愿言弄倒景,从此炼真骨。

华顶窥绝溟,蓬壶望超忽。

不知青春度,但怪绿芳歇。

空持钓鳌心,从此谢魏阙。

望韩公堆
唐代崔涤

韩公堆上望秦川,渺渺关山西接连。

孤客一身千里外,未知归日是何年。

踏莎行·倚柳题笺

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

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

木兰花慢·江行晚过北固山

泊秦淮雨霁,又镫火,送归船。正树拥云昏,星垂野阔,暝色浮天。芦边,夜潮骤起,晕波心、月影荡江圆。梦醒谁歌楚些?泠泠霜激哀弦。

婵娟,不语对愁眠,往事恨难捐。看莽莽南徐,苍苍北固,如此山川。钩连,更无铁锁,任排空、樯橹自回旋。寂寞鱼龙睡稳,伤心付与秋烟。

戏赠郑溧阳
唐代李白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零陵赠李卿元侍御简吴武陵

理世固轻士,弃捐湘之湄。

阳光竟四溟,敲石安所施。

铩羽集枯干,低昂互鸣悲。

朔云吐风寒,寂历穷秋时。

君子尚容与,小人守兢危。

惨凄日相视,离忧坐自滋。

樽酒聊可酌,放歌谅徒为。

惜无协律者,窈眇弦吾诗。

羌村三首·其一
唐代杜甫

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

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

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

荆潭唱和诗序
唐代韩愈

  从事有示愈以《荆谭酬唱诗》者,愈既受以卒业,因仰而言曰:“夫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

  今仆射裴公,开镇蛮荆,统郡惟九;常侍杨公,领湖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乃能存志乎《诗》、《书》,寓辞乎咏歌,往复循环,有唱斯和,搜奇抉怪,雕镂文字,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较其毫厘分寸,铿锵发金石,幽眇感鬼神,信所谓材全而能钜者也。两府之从事与部属之吏属而和之,苟在编者,咸可观也。宜乎施之乐章,纪诸册书。”从事曰:“子之言是也。”告于公,书以为《荆谭酬唱诗序》。

邯郸少年行
唐代高适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

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未知肝胆向谁是,今人却忆平原君。

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

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