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集市的商贩自负机巧聪明,对于道却似无知幼童。

倾轧争夺相互夸耀奢侈,不知自身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有人见到了得道的真人,看世事就像是看玉壶那样透彻。

深远莫测地抛弃了尘世,顺应造化进入宇宙无穷。

注释

市人:城中街道上的人,这里是说城市中的人。矜:自负。

童蒙:幼稚愚昧或无知的儿童

倾夺:倾轧争夺。

侈:奢侈。

曷(hé):何。

玄真子:泛指得道仙人。这里指壶公。

窅(yǎo)然:深远难测。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1-212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25

3、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简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是一首五言古诗。开篇两句指出市井之人自矜于小聪明,但在大道面前却如无知稚子;三四句一阵见血地指出世人相互倾轧、夸耀奢华,却不明自身最终归宿的短视行为;五六句引出玄真子这一智者形象,他以玉壶为喻,洞察世事,超脱物外;末两句写其忘却世俗天地、顺应自然变化,达到至高的超然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批判世俗之人的浅薄与短视,颂扬了智者的豁达与超脱。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五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

参考资料:

1、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的诗词 ► 陈子昂的名句

猜您喜欢
感遇三十八首·其十八

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

岂无感激者,时俗颓此风。

灌园何其鄙,皎皎於陵中。

世道不相容,喈喈张长公。

村豪

日击收田鼓,时称大有年。

烂倾新酿酒,饱载下江船。

女髻银钗满,童袍毳氎鲜。

里胥休借问,不信有官权。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三
唐代杜甫

州图领同谷,驿道出流沙。

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

马骄珠汗落,胡舞白蹄斜。

年少临洮子,西来亦自夸。

论诗三十首·二十一

窘步相仍死不前,唱醻无复见前贤。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其五
唐代李白

万国同风共一时,锦江何谢曲江池。

石镜更明天上月,后宫亲得照蛾眉。

马诗二十三首·其二十三
唐代李贺

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

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

下泾县陵阳溪至涩滩
唐代李白

涩滩鸣嘈嘈,两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侧足不容舠。

渔子与舟人,撑折万张篙。

梦天
唐代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县中池竹言怀
唐代钱起

官小志已足,时清免负薪。

卑栖且得地,荣耀不关身。

自爱赏心处,丛篁流水滨。

荷香度高枕,山色满南邻。

道在即为乐,机忘宁厌贫。

却愁丹凤诏,来访漆园人。

雁门太守行
唐代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向日 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 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