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皆可注,不可注者诗。诗人化为土,千古存其辞。
其辞虽可读,其义不可思。即如谷风篇,云是弃妇为。
而妇见弃故,孔子不必知。今欲求其解,岂可空言治。
泾渭何所指,方舟何所施。必其家庭事,琐屑皆得之。
而后此诗义,明白无所疑。
六經皆可注,不可注者詩。詩人化為土,千古存其辭。
其辭雖可讀,其義不可思。即如谷風篇,雲是棄婦為。
而婦見棄故,孔子不必知。今欲求其解,豈可空言治。
泾渭何所指,方舟何所施。必其家庭事,瑣屑皆得之。
而後此詩義,明白無所疑。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 俞樾的诗词 ► 俞樾的名句
露槛星房各悄然,江湖秋枕当游仙。
有情皓月怜孤影,无赖闲花照独眠。
结束铅华归少作,屏除丝竹入中年。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着鞭。
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闲窗伴懊侬。
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春归林木古兴嗟,燕语斜阳立浅沙。
休说旧时王与谢,寻常百姓亦无家。
何处?几叶萧萧雨。湿尽檐花,花底无人语。
掩屏山,玉炉寒。谁见两眉愁聚倚阑干。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