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

唐代杜牧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在他乡正遇上冬至节,遇到京城来的使者,便托他将信捎去。

宴饮哪能消解思家的愁苦,更何况只有弟弟在京城,那就愈加挂念他。

天气越来越寒冷,不知多病的弟弟是否添衣加被。

一阵寒风掠过用竹片编制的门,这使我更加伤感,我还以为是冰雪敲打松窗的声音。

注释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前后。这一天太阳经过冬至点,北半球白天最短,夜间最长。

舍弟:对自己弟弟的谦称。这里指杜牧的弟弟杜顗。

初凭:第一次凭借。凭,凭借,依靠。一作“逢”。

双鲤:信函,两块木板刻作鱼形,一底一盖,把书信夹在里面。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因以“双鲤”代称书信。

一阳生:因冬至后白天渐长,古代认为是阳气初动,所以冬至又称一阳生。《史记·律书》:“日冬至,则一阴下藏,一阳上舒。”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尊,酒器,后作“樽”。

岂解:岂能消解。

愁家国:思家之愁。家国,偏义复词,偏指家,国无义。

辇(niǎn)下:借指京城。

弟兄:也是偏义复词,指弟弟,兄无义。

姜被:借指棉被。《后汉书·姜肱传》:“肱与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其友爱天至,常共卧起。”李贤注引《谢承书》曰:“肱性笃孝,事继母恪勤。母既年少,又严厉。肱感《恺风》之孝,兄弟同被而寝,不入房室,以慰母心。”后因以“姜被”指兄弟和兄弟之情。

晏裘:借指衣服。春秋时齐相晏婴以节俭力行著称,着苴布之衣、麋鹿之裘以朝。孔子弟子有若谓其衣一狐裘至三十年。后因以“晏子裘”为称人节俭的典故。亦谓处境困顿。

竹门:用竹片编制的门。

惆怅:因失意而伤感、懊恼。

松窗:临松之窗。多以指别墅或书斋。

参考资料:

1、严敬群,章斯予主编. 中国传统节日诗词荟萃[M].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1:207.

2、(唐)杜牧著;任文京选注. 杜牧诗歌精选[M]. 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6:199.

3、林方直编.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 亲情卷[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6:142.

4、王明韶,曾凡星,王传光主编. 走进诗歌部落[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66-67.

5、蓝光中编著. 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0:295.

赏析

全诗以对弟弟的思念和关切为主题,诗人的心情随着寒风的袭来而逐渐加深对弟弟的担忧和牵挂,表现出他对亲人的深厚感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远信初凭双鲤去,他乡正遇一阳生。”紧扣诗题写诗人正在他乡迎来冬至节,思念远在京城的弟弟时,恰好遇到京城来的使者,便托他带信给弟弟。这一联点明了节令,冬至到了,天气转冷,不知远方的弟弟境况如何。时令的推移,引发了感情的起伏变化。

“尊前岂解愁家国,辇下唯能忆弟兄。”承首联而来。冬至节的宴饮,就算喝再多酒也难以消解思家的愁苦,更何况弟弟一人留在京城,心中更加挂念他。诗人把两种感情加以对比,烘托对弟弟的殷切思念。一杯苦酒,默坐独饮,非但无以解忧,反而顿生愁绪无数。这种愁闷,不是遥远的国家之忧,而是更有直接的切肤之感的骨肉之痛。

“旅馆夜忧姜被冷,暮江寒觉晏裘轻。”更是表达了一位敦厚的兄长对弟弟关心的无微不至。诗人连用“姜被”“晏裘”这两个典故写兄弟间很是友爱,以自身的感受来推测亲人的处境:天冷了,不知多病的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自己的身体,是否知道添衣加被。现在自己客居他乡,自然很是怀念弟弟。这种关心之情着实感人。

“竹门风过还惆怅,疑是松窗雪打声。 ”用萧瑟冷落之景,衬托对弟弟的怀念之情,情因景而更真切感人,愈加显示了兄长的心情之沉重。飒飒的寒风已让诗人深感不安,更何况是冷雪。即使不是雪,雪天的到来也不会远。思念关切之情演变为更深的惆怅焦虑。全诗层层推进,逐渐加强对亲人的关切之情。

参考资料:

1、王明韶,曾凡星,王传光主编. 走进诗歌部落[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8:66-67.

2、蓝光中编著. 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0:295.

简析

《冬至日遇京使发寄舍弟》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在他乡迎来冬至节,很是想念弟弟,便托京城来的使者带信给弟弟。他默坐独饮,非但无以解忧,反而顿生愁绪无数,担忧弟弟是否知道保重身体,是否知道添衣加被,寄托了对弟弟情深意切的关心,表达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谊。全诗层层推进,对亲人的关切之情一步步加深,并以景结情,情因景而更加真切感人。

创作背景

杜牧仅有一个亲弟弟杜顗,兄弟友爱。杜牧“拜监察御史,分司东都,以弟顗病目弃官”“出牧黄、池、睦三郡,复迁司勋员外郎、史馆修撰,转吏部员外郎。又以弟病免归”(《旧唐书·杜牧传》),可见杜牧对弟弟的关心。此诗是杜牧冬至日客居他乡,怀念在京城的弟弟而作。

参考资料:

1、林方直编.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类编 亲情卷[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6:142.

2、蓝光中编著. 民俗节日诗歌赏析集[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2010:295.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 杜牧的诗词 ► 杜牧的名句

猜您喜欢
怀用修仁甫
明代张含

廿年踪迹遍雕题,传道重游洱水西。

离梦独牵张半谷,风流惟共李中溪。

郑玄耐可笺浮蚁,王勃何须檄斗鸡。

紫菀丹丘曾有约,赤松黄石肯相携。

捣衣
唐代杜甫

亦知戍不返,秋至拭清砧。

已近苦寒月,况经长别心。

宁辞捣熨倦,一寄塞垣深。

用尽闺中力,君听空外音。

寄殷协律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

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几度听鸡歌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

吴娘暮雨萧萧曲,自别江南更不闻。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睡起流莺语,掩苍苔房栊向晚,乱红无数。吹尽残花无人见,惟有垂杨自舞。渐暖霭、初回轻暑,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鸾女。惊旧恨,遽如许。

江南梦断横江渚,浪粘天、葡萄涨绿,半空烟雨。无限楼前沧波意,谁采蘋花寄取?但怅望、兰舟容与,万里云帆何时到?送孤鸿、目断千山阻。谁为我,唱金缕。

墨萱图二首·其二
元代王冕

萱草生北堂,颜色鲜且好。

对之有馀饮,背之那可道?

人子孝顺心,岂在荣与槁?

昨宵天雨霜,江空岁华老。

游子未能归,感慨心如捣。

会稽郡楼雪霁
唐代张继

江城昨夜雪如花,郢客登楼齐望华。

夏禹坛前仍聚玉,西施浦上更飞沙。

帘栊向晚寒风度,睥睨初晴落景斜。

数处微明销不尽,湖山清映越人家。

宿扬州
唐代李绅

江横渡阔烟波晚,潮过金陵落叶秋。嘹唳塞鸿经楚泽,

浅深红树见扬州。夜桥灯火连星汉,水郭帆樯近斗牛。

今日市朝风俗变,不须开口问迷楼。

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曾 通:层)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唐代李峤

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

长筵鹓鹭集,仙管凤凰调。

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

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