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西塞山下作

唐代韦庄

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西塞山峻峭葱翠水色呈蔚蓝,纷乱的云朵如絮般飘浮映满澄澈江潭。

庐山孤峰在湓城北若隐若现,空中半月渐渐斜挂在梦泽南。

春炊晓烟袅袅烹煮紫茎蕨菜,秋露滋润香蒂采摘橙色黄柑。

期望将来独驾扁舟而去,最终傍江滩芦苇花结一茅庵。

注释

西塞山:山名,今湖北黄石东。《水经注·江水》:“山连延江侧,东山偏高,谓之西塞。”

水似蓝:出自白居易《忆江南三首》:“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蓝,植物名。其叶可制蓝色染料,即靛青。叶如蓼,又称蓼蓝。

乱云:纷乱之云。

澄潭:清澄之谭。

孤峰:独峰。湓(pén)城,县名,隋改彭蠡县置,唐改为浔阳县。故址在今江西九江。

片月:半月也。

梦泽:云梦泽,即今洞庭湖。

爨(cuàn):烧火做饭。《说文系传》:“取其进火谓之爨,取其气上谓之炊。”

晓烟:早上之炊烟。

蕨:(jué):一作“鳜(guì)”。

香蒂:黄柑之蒂。

黄柑:橘子的一种。

扁舟:小船。

一庵:一座茅屋。

参考资料:

1、谢永芳校注.韦庄诗词全集 汇校汇注汇评:崇文书局,2018.10:246-247

2、李谊.韦庄集注: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12:217

3、曾凡玉.唐诗译注鉴赏辞典:2017.02,崇文书局:1246

赏析

西塞山,因为三国时是东吴的江防边塞,故历代诗人多有题咏,刘禹锡《西塞山怀古》,即是千古盛传的名作。韦庄行至西塞山下,前望江水,仰观阙塞,历史往事和前贤佳句勾起丰富的联想。诗作首联侧重写俯视所见近景;颔联转写仰望所见远景;颈联描写西塞山的特产,为其自然美景增添浓郁的生活情趣;尾联表达出于此结茅归隐的心愿。此诗用语自然巧妙,细微精炼。

首联两句,一写水,一写山。“水似蓝”,表明其地水深莫测,江右西塞山势的峻峭,以及山间葱茏草色的映衬,使得江水的颜色蔚蓝。此句虽写水,而山亦映带其中。次句写山势险峻,用“乱云如絮”描绘,云层如轻漂的花絮,在山间起伏缠绕,非山势高峻难得有此景象。这起伏的乱云弥漫江上,缠绕山间,使山势与水面通过乱云的衔接,而产生一种奇妙的效果。故此句虽落笔在山,而水亦映带其中。试想,置身于蔚蓝平静的江面与陡峭如削的山势比照之下,加以缈茫起伏的云絮飘飘,这个环境给诗人的感受,一定是对比强烈又结合奇妙的一种艺术境界。

颔联一瞻前程,湓城北的庐山依稀可见,渐见影像;一顾来路,云梦之南的天际,片月斜挂,渐远渐斜。“渐映”恰当地呈现出当时舟行的渐见过程,“斜生”也巧妙地点出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颈联由前幅的实景勾勒转入虚笔飞动,与前面身临奇妙环境的感受作呼应,为末尾所发归焉之志作铺垫。蕨本多年生植物,嫩时茎叶可食,其色紫,故名紫蕨,采食的时间在仲春时节。柑成熟时色黄,采摘期在秋冬之际。仲春所烹食的紫蕨与秋冬之际摘柑不可同日而语;烹蕨的晓烟和带露的黄柑亦与诗人黄昏舟行的时间相背。在此诗人通过适当的联想,把此地异时生长成熟的植物作艺术的归纳,把西塞山一带的优美图画描绘得更富有艺术魅力和生活情趣。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以“故垒萧萧芦荻秋”终结,尽管充满对“四海为家日”的欣慰和六朝衰亡的感喟,读来总有几分凄凉萧瑟。韦庄对西塞山的一景一物,却洋溢出深切的爱恋,他无意于为芦荻秋风伤叹,而把芦花视为宁静恬适生活的伴侣,期望着有朝一日独棹扁舟而来,依傍芦荻结庵而居,领略西塞山的优美山水景物,观“他年”“终傍”之辞,其志可知。

就全诗看,尽管前两联以暗示行迹的方式对西塞山的奇特地势环境作了描写,但若无第三联以羡慕的心情对此地烹紫蕨、摘黄柑的虚笔赞美,不仅诗的尾联难以引出,并且全诗亦显得平泛平淡,难以因巧见意。第三联的安排,不仅为全诗的画面增添了生气与活力,而且由实入虚而归为遣志发情,更显得自然巧妙。至于作者在遣词造语上的细微精炼,在达意的准确和追求七律诗成熟的技巧上,造诣深厚。

参考资料:

1、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06:684-686

简析

《西塞山下作》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侧重写俯视所见近景;颔联转写仰望所见远景;颈联描写西塞山的特产,为其自然美景增添浓郁的生活情趣;尾联表达出于此结茅归隐的心愿。整首诗用语自然巧妙,细微精炼,流露出许多轻快与倾慕,绝无盛衰存亡的议论感喟,读来清隽可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约为韦庄舟行长江经过西塞山下时所写,时间是唐昭宗大顺元年(890年),作者五十五岁时。夏承焘《韦庄年谱》以为诗人“秋间在鄂,旋至巫峡,冬乃回赣。”依据诗意,似作者此行是顺江而下,从武汉向九江前行,时间约在秋冬之际。

参考资料:

1、周啸天.唐诗鉴赏辞典补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06:684-686

韦庄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 韦庄的诗词 ► 韦庄的名句

猜您喜欢
水龙吟·夜深客子移舟处
宋代姜夔

夜深客子移舟处,两两沙禽惊起。红衣入桨,青灯摇浪,微凉意思。把酒临风,不思归去,有如此水。况茂陵游倦,长干望久,芳心事、箫声里。

屈指归期尚未。鹊南飞、有人应喜。画阑桂子,留香小待,提携影底。我已情多,十年幽梦,略曾如此。甚谢郎、也恨飘零,解道月明千里。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歙州卢中丞见惠名酝
唐代杜牧

谁怜贱子启穷途,太守封来酒一壶。

攻破是非浑似梦,削平身世有如无。

醺醺若借嵇康懒,兀兀仍添宁武愚。

犹念悲秋更分赐,夹溪红蓼映风蒲。

送郑司仓入蜀

离人丹水北,游客锦城东。

别意还无已,离忧自不穷。

陇云朝结阵,江月夜临空。

关塞疲征马,霜氛落早鸿。

潘年三十外,蜀道五千中。

送君秋水曲,酌酒对清风。

凛凛岁云暮
两汉佚名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南海旅次
唐代曹松

忆归休上越王台,归思临高不易裁。

为客正当无雁处,故园谁道有书来。

城头早角吹霜尽,郭里残潮荡月回。

心似百花开未得,年年争发被春催。

文杏馆
唐代王维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明驿墙 一作: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宣城青溪 / 入清溪山
唐代李白

青溪胜桐庐,水木有佳色。

山貌日高古,石容天倾侧。

彩鸟昔未名,白猿初相识。

不见同怀人,对之空叹息。

望庐山瀑布二首
唐代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