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烛笼纱照夜阑。琼签愁报曙光寒。一年陈迹付飘烟。
尽使江流驰短梦,待招春色入吟笺。好怀休自减中年。
绛燭籠紗照夜闌。瓊簽愁報曙光寒。一年陳迹付飄煙。
盡使江流馳短夢,待招春色入吟箋。好懷休自減中年。
暂无译文及注释提交译文
1875-1925,原名湘,行名贤钟,字惠如(作蕙如),又字云英。安徽省旌德县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她三岁时,父亲吕凤岐乃于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后历任国史馆协修、玉牒纂修、山西学政等,家有藏书3万卷。书香之家的熏陶,使得吕氏四姐妹聪颖而早慧。清末时期,除小妹吕坤秀年龄尚小之外,吕惠如和她的妹妹吕美荪、吕碧城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 吕惠如的诗词
次女绣孙,倚此咏落花,词意凄惋。有云:“叹年华,我亦愁中老”,余谓少年人不宜作此,因广其意,亦成一阕。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瞢腾一醉,绿阴如许!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更不问、埋香何处?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春去也,那能驻?”
浮生大抵无非寓。慢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看岁岁朱颜犹故。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凭彩笔,绾春住。
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惟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不多情 一作:悔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