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木兰花·虫娘举措皆温润

宋代柳永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催莲步紧。

贪为顾盼夸风韵。往往曲终情未尽。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虫娘举止温润。但一跳起舞来就变得自恃舞技出众。随着檀板缓缓敲响,纤纤玉指欢欢举起;带有花纹的鼓一敲响,她的舞步便紧紧地跟随其后。

想要引起人们的注意,就要展现个人的风韵。往往一曲结束,还沉浸在情意中。坐在场中的青年门悄自陶醉其中,争相探询虫娘的出身背景。

注释

婆娑:舞蹈。

恃俊:对自己相当自信。

玉纤:纤纤玉指。

画鼓:有彩绘装饰的鼓。

贪为:贪图。

顾盼:指人们的注视。

简析

词的上阙写虫娘的舞姿兼及神态;下阕回应上阕的“恃俊”,她的舞蹈似乎有点越格了。自然,也就更见人的精神了。这首词主要采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一位非常有姿色、有性情,又带点野性的歌舞妓虫娘的性格,通过描写她的悲剧形象,表现出词人对她的无限推崇和怜惜之情。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 柳永的诗词 ► 柳永的名句

猜您喜欢
无题·八岁偷照镜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任末好学
魏晋〕 《拾遗记》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诸葛武侯

恸哭杨颙为一言,余风今日更谁传。

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

鹧鸪天·己酉之秋苕溪记所见
宋代姜夔

京洛风流绝代人。因何风絮落溪津。笼鞋浅出鸦头袜,知是凌波缥缈身。

红乍笑,绿长嚬。与谁同度可怜春。鸳鸯独宿何曾惯,化作西楼一缕云。

李密陈情表

乌鸟私情虽孝恳,谀人藐主岂忠诚。

堂堂在耙天潢派,何必陈情以伪名。

醉落魄·丙寅中秋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

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薛氏瓜庐

不作封侯念,悠然远世纷。

惟应种瓜事,犹被读书分。

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云。

吾生嫌已老,学圃未如君。

点绛唇·云透斜阳
宋代曹组

云透斜阳,半楼红影明窗户。暮山无数。归雁愁还去。

十里平芜,花远重重树。空凝伫。故人何处。可惜春将暮。

减字木兰花·冬至
宋代阮阅

晓云舒瑞。寒影初回长日至。罗袜新成。更有何人继后尘。

绮窗寒浅。尽道朝来添一线。秉烛须游。已减铜壶昨夜筹。

长相思·去年秋
宋代佚名

去年秋,今年秋,湖上人家乐复忧。西湖依旧流。

吴循州,贾循州,十五年前一转头。人生放下休。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