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无题

清代高鼎

牧笛声中踏浅沙,竹篱深处暮烟多。

垂髫村女依依说,燕子今朝又作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牧笛声中走在乡间沙子路上,用竹子做的篱笆的人家已经开始开火做饭了。

村里一群不束发的女童在交流着,今年燕子又在谁家筑巢了。

注释

牧笛:牧民所吹的笛子。

踏浅沙:走在浅浅的沙地上。踏,行走。

竹篱:指用竹子编的篱笆。

暮烟:形容傍晚的烟雾。

垂髫(tiáo):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因当时儿童不束发,头发下垂,因以垂髫指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

作窠(kē):筑巢。窠,即窠巢,指鸟兽和昆虫居住的地方。

简析

《无题》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以牧笛的悠扬声音和行走在浅沙上的场景,造出一种悠然自得、恬静自然的氛围;次句通过竹篱和暮烟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与古朴,暮烟缭绕更添几分朦胧之美;后两句将焦点转向人物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整首诗语言简明,意境清新自然,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画面。

高鼎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其人无甚事迹,其诗也多不合那个时代,一般人提到他,只是因为他写了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村居》诗。著有《拙吾诗稿》。 ► 高鼎的诗词 ► 高鼎的名句

猜您喜欢
南歌子·日出西山雨
宋代苏轼

日出西山雨,无晴又有晴。乱山深处过清明。不见彩绳花板、细腰轻。

尽日行桑野,无人与目成。且将新句琢琼英。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

即事
唐代杨鸾

白日苍蝇满饭盘,夜间蚊子又成团。

每到更深人静后,定来头上咬杨鸾。

绵蛮
先秦佚名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八拍蛮·孔雀尾拖金线长

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越女沙头争拾翠,相呼归去背斜阳。

田园乐七首·其三
唐代王维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林西 一作:村西)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漫感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浣溪沙·锦样年华水样流

锦样年华水样流,鲛珠迸落更难收。病余常是怯梳头。

一径绿云修竹怨,半窗红日落花愁。愔愔只是下帘钩。

野步
清代赵翼

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临江仙·六曲阑干三夜雨

塞上得家报云秋海棠开矣,赋此

六曲阑干三夜雨,倩谁护取娇慵。可怜寂寞粉墙东,已分裙钗绿,犹裹泪绡红。

曾记鬓边斜落下,半床凉月惺忪。旧欢如在梦魂中,自然肠欲断,何必更秋风。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