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南乡子·渔市散

五代李珣

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愁听猩猩啼瘴雨。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渔市已经散去,渡船逐渐稀疏,远远望去岭南如云的树林已经很难看得清楚。行客在傍晚等待涨潮起航,送他去春浦,听着猩猩在瘴雨中的啼叫,心中充满离别的愁绪。

注释

越南:古百越之地。今闽、粤一带。

瘴雨:含瘴气的雨。

赏析

李珣的《南乡子》十七首,或记蜀中,或写楚地,或叙闽粤之游,大都是欢快的基调。唯此首言及百越之南的作品,一反常态,它虽然也是即景抒情,表现的却是商旅客居时的孤苦愁闷心境。 对词中“越南”所指,注家多回避,偶有直释为今越南国者(参阅《域外词选》),似不妥,因越南在唐五代时称安南。诚然,此词的越南即百越之南,地理位置在今越南附近,但以今越南作释,则嫌与历史地理相悖,应予鉴别。

前三句:“渔市散,渡船稀,越南云树望中微。”是即事写景,但景中有情。客游他乡之人,皆有故土之思,每生归家之意。作者飘泊于百越之南,离家遥遥千里,倘有“缓唱渔郎”相伴,商贾之人为伍,或可忘却闲愁。而此时,打鱼货卖的人们各自散尽,江上渡船稀稀落落,一片冷冷清清景象,自然会产生孤寂之感;登高而望,树木葱茏,渺渺茫茫,满目苍凉,必有“巫山绿云没,高丘正微茫”的愁苦。不难看出,这三句景语,从空间上那苍莽冷清景色的渲染中,透出了抒情意味,给人以凄凉孤寂的感受。

前三句是写景作铺垫,凄苦之情隐然其中,是即景抒情。后三句则是缘情写景了。“行客待潮天欲暮,送春浦”两句,接连排出好几个最能引起人们离情别绪的时刻——旅居他乡之时,日暮思归之刻,江边送别之际,春日分手之间——简直比那“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情人之别还要难耐。然而,别愁之苦,莫过于人去楼空之后,那次第,无法用语言直抒,而借助景语抒情方为上乘。作者这里选用了一句“愁听猩猩啼瘴雨”,其感情容量可谓无边无际。当处在“江南瘴疬地,逐客无消息”的时候,传来了淅淅沥沥的雨声,再听到那如同小儿哭号的猩猩夜啼,其寂寥、孤苦的愁怀,是可以想见的。

这首令词,前三句从空间落笔,后三句从时间着墨,或即景抒情,或缘情写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处处落在一个“愁”字上面,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李珣

李珣(855?-930?),五代词人。字德润,其祖先为波斯人。居家梓州(四川省三台)。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昭宗乾宁中前后在世。少有时名,所吟诗句,往往动人。妹舜弦为王衍昭仪,他尝以秀才预宾贡。又通医理,兼卖香药,可见他还不脱波斯人本色。蜀亡,遂亦不仕他姓。珣著有琼瑶集,已佚,今存词五十四首,(见《唐五代词》)多感慨之音。) ► 李珣的诗词 ► 李珣的名句

猜您喜欢
更漏子·南浦情
唐代牛峤

南浦情,红粉泪,怎奈两人深意。低翠黛,卷征衣,马嘶霜叶飞。

招手别,寸肠结,还是去年时节。书托雁,梦归家,觉来江月斜。

鹊桥仙·届征途
宋代柳永

届征途,携书剑,迢迢匹马东去。惨离怀,嗟少年易分难聚。佳人方恁缱绻,便忍分鸳侣。当媚景,算密意幽欢,尽成轻负。

此际寸肠万绪。惨愁颜、断魂无语。和泪眼、片时几番回顾。伤心脉脉谁诉。但黯然凝伫。暮烟寒雨。望秦楼何处。

捣衣

衡纪无淹度,晷运倏如催。

白露滋园菊,秋风落庭槐。

肃肃莎鸡羽,烈烈寒螀啼。

夕阴结空幕,宵月皓中闺。

美人戒裳服,端饰相招携。

簪玉出北房,鸣金步南阶。

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

微芳起两袖,轻汗染双题。

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

裁用笥中刀,缝为万里衣。

盈箧自余手,幽缄俟君开。

腰带准畴昔,不知今是非。

夜奔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闺怨篇

寂寂青楼大道边,纷纷白雪绮窗前。

池上鸳鸯不独自,帐中苏合还空然。

屏风有意障明月,灯火无情照独眠。

辽西水冻春应少,蓟北鸿来路几千!

愿君关山及早度,念妾桃李片时妍。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五代李煜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浣溪沙·乌帽斜欹倒佩鱼

乌帽斜欹倒佩鱼,静街偷步访仙居,隔墙应认打门初。

将见客时微掩敛,得人怜处且生疏,低头羞问壁边书。

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烟雨晚晴天,零落花无语。难话此时心,梁燕双来去。

琴韵对薰风,有恨和情抚。肠断断弦频,泪滴黄金缕。

谒金门·风乍起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后庭花·景阳钟动宫莺转

景阳钟动宫莺转,露凉金殿。轻飙吹起琼花绽,玉叶如剪。

晚来高阁上,珠帘卷,见坠香千片。修蛾慢脸陪雕辇,后庭新宴。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