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落日怅望

唐代马戴

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片片孤云和那归林鸟儿,顷刻间已是飞驰千余里。

想起了我长久离开家园,滞留在异乡只能空叹息。

斜阳余辉洒落高大树木,秋山上的落日好似火烧。

临水却不敢看我的倒影,是因为害怕容颜已变改。

注释

片:片刻,片字是“时”字的修饰语。

念:想。

何:多么。

滞:滞留,淹留。

微阳:斜阳。微,指日光微弱。

乔木:树千高大、主干与分枝有明显区别的木本植物,如松、柏、杨、白桦等树皆是。

惊:因面容改变而吃惊。

平昔:平素,往昔。

颜:面色,容颜。

参考资料:

1、尚作恩 .晚唐诗译释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87 :112-113 .

鉴赏

沈德潜评此诗云:“意格俱好,在晚唐中可云轩鹤立鸡群矣。”(《唐诗别裁》)这里所说的“意”,是指诗的思想感情,全诗以乡愁为主题,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坎坷不遇,而不显得衰飒;所谓“格”,主要地是指谋篇布局方面的艺术技巧。这首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色,可以说就是:情景分写。情与景,是抒情诗的主要内涵;情景交融,是许多优秀诗作的重要艺术手段。然而此诗用情景分写之法,却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开头二句写诗人在黄昏日落之时,满怀惆怅地遥望乡关,首先跃入眼帘的是仰视所见的景物:“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晚云孤飞于天际,归鸟投宿于林间,凭着它们有形和无形的羽翼,虽有千里之远也片时可达。诗以“千里”与“片时”作强烈比照,写出云、鸟的自由无碍和飞行之速;但是,这绝不是纯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诗人“怅望”所见,而且这种景物又是触发诗人情思的契机和媒介:“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原来,诗人久客异地,他的乡关之思早已深深地郁积在胸中了。因此,颔联由外界景物的描绘自然地转入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不言惆怅而满纸生愁,不言归心似箭而实际上早已望穿秋水。

前面写情之后,颈联又变换笔墨写景,景物描写不但切合诗人眼前的情境,而且由近到远,层次分明。夕阳从近处的树梢往下沉落,它的余晖返照秋山,一片火红,像野火在远远的秋山上燃烧,渐渐地隐没在山的后面。“入”字写出夕照的逐渐暗淡,也表明了诗人伫望之久,忆念之殷。不仅如此,这种夕阳西下余晖返照之景,不但加重了诗人的乡愁,而且更深一层地触发了诗人内心深处感时伤逝的情绪。客中久滞,渐老岁华;日暮登临,益添愁思,徘徊水边,不敢临流照影,恐怕照见自己颜貌非复平昔而心惊。其实诗人何尝不知自己容颜渐老,其所以“临水不敢照”者,怕一见一生悲,又增怅闷耳。“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尾联充溢着一种惆怅落寞的心绪,以此收束,留下了袅袅余音。

情景分写确是此诗谋篇布局上的一个特点。这种写法,对于这首诗来说,有特殊的艺术效果。细细玩味,可以发现此诗是颇见匠心的。全篇是写“落日怅望”之情,二句景二句情相间写来,诗情就被分成两步递进:先是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乡“念”,继而是夕阳下山回光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显示出情绪的发展、深化。若不管格律,诗句稍颠倒次序可作:“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如此前半景后半情,也是通常写法,但显得稍平,没有上述那种层层递进、曲达其意的好处。而“宿鸟归飞急”引起归心似箭,紧接“辞家久未还”云云,既很自然,而又有速(千里片时)与迟(久留滞)对比,所以是“起得超脱,接得浑劲”(见《瀛奎律髓》纪批)。如改成前半景后半情格局(如上述),则又失去这层好处。

炼字潜词形象传神,“孤云”“归鸟”“微阳”“秋山”营造了秋日傍晚的萧瑟与清冷,寄托着作者的伤感之情。“烧”字的使用,是静中有动;“远”字又写出了意境的空阔,增强了对孤寂之情的表现。

李重华《贞一斋诗说》指出:“诗有情有景,且以律诗浅言之,四句两联,必须情景互换,方不复沓。”他所说的“情景互换”,就是“情景分写”。当然,这种分写绝不是分割,而是彼此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共同构成诗的永不凋敝的美。马戴这一首望乡之曲就是这样,它的乐音越过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遥遥传来,至今仍然能挑响读者心中的弦索。

参考资料:

1、《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12月版,第1254-1255页

马戴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 马戴的诗词 ► 马戴的名句

猜您喜欢
陇头歌辞三首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
宋代苏轼

昨夜秋风来万里。月上屏帏,冷透人衣袂。有客抱衾愁不寐。那堪玉漏长如岁。

羁舍留连归计未。梦断魂销,一枕相思泪。衣带渐宽无别意。新书报我添憔悴。

酒泉子·楚女不归

楚女不归,楼枕小河春水。月孤明,风又起,杏花稀。

玉钗斜篸云鬟重,裙上金缕凤。八行书,千里梦,雁南飞。

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

隔花才歇廉纤雨,一声弹指混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秋夜闻笛

何人吹笛秋风外,北固山前月色寒。

亦有江南未归客,徘徊终夜倚阑干。

十月梅花书赠
唐代卢僎

君不见巴乡气候与华别,年年十月梅花发。

上苑今应雪作花,宁知此地花为雪。

自从迁播落黔巴,三见江上开新花。

故园风花虚洛汭,穷峡凝云度岁华。

花情纵似河阳好,客心倍伤边候早。

春候飒惊楼上梅,霜威未落江潭草。

江水侵天去不还,楼花覆帘空坐攀。

一向花前看白发,几回梦里忆红颜。

红颜白发云泥改,何异桑田移碧海。

却想华年故国时,唯馀一片空心在。

空心吊影向谁陈,云台仙阁旧游人。

傥知巴树连冬发,应怜南国气长春。

荆州歌
唐代李白

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

宣城见杜鹃花
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息国
唐代汪遵

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

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

圣泉宴
唐代王勃

披襟乘石磴,列籍俯春泉。

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