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红林檎近·风雪惊初霁

风雪惊初霁,水乡增暮寒。树杪堕飞羽,檐牙挂琅玕。才喜门堆巷积,可惜迤逦销残。渐看低竹翩翻。清池涨微澜。

步屐晴正好,宴席晚方欢。梅花耐冷,亭亭来入冰盘。对前山横素,愁云变色,放杯同觅高处看。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风雪初晴,水乡天暮增寒冷。树梢上,雪片下落如羽毛;房檐边,冰溜如齿晶莹。门巷堆积刚欢喜,可惜慢慢又消融。竹枝托雪压弯腰,清池涨水微波涌。

天晴好穿屐,宴晚方欢腾。梅花性喜严寒,月下雪中亭亭。眼望前山,白衣横卧,浓云变得澄清。放下酒杯,招呼同伴,攀高看得分明。

注释

红林檎近:词牌名。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

树杪:树梢。杪,细梢。

牙:冰柱挂在檐上似牙齿。

琅玕:像珠子的美玉。

迤逦:曲折连绵,这里是“慢慢地”意思。

翩翻:竹枝叶压上了雪,弯曲下来。

屐:木头拖板鞋。

对:面对。香。横素:横卧有淡雪。

愁云:浓重的阴云。

参考资料:

1、席永杰,刘春编著.古代名家四季词曲:东北朝鲜民族教育出版社,1997:259

简析

词的上片以风雪初停、水乡暮寒的景象开篇,生动展现了风雪后树梢和屋檐的景致,造出一种清冷、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下片描绘天气转晴后人们外出散步、晚上设宴欢聚的场景,最后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隐含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与超脱。全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风雪初停后的水乡暮景,以及宴会时的欢愉场景,寓情于景、情感丰富。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 周邦彦的诗词 ► 周邦彦的名句

猜您喜欢
双调·折桂令·芦沟晓月

出都门鞭影摇红,山色空濛,林景玲珑。桥俯危波,车通远塞,栏倚长空。起宿霭千寻卧龙,掣流云万丈垂虹。路杳疏钟,似蚁行人,如步蟾宫。

浪淘沙·其七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岩居僧

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

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

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

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雪夜感怀
清代吴殳

酒尽灯残夜二更,打窗风雪映空明。

驰来北马多骄气,歌到南风尽死声。

海外更无奇事报,国中惟有旅葵生。

不知冰冱何时了,一见梅花眼便清。

泊舟呈灵晖
宋代徐矶

泊舟风又起,系缆野桐林。

月在楚天碧,春来湘水深。

官贫思近阙,地远动愁心。

所喜同舟者,清羸亦好吟。

霜天晓月·梅
宋代〕 楼槃

月淡风轻,黄昏未是清。 吟到十分清处,也不啻、二三更。

晓钟天未明,晓霜人未行。 只有城头残角,说得尽、我平生。

贺新郎·往事何堪说

近闻北虏衰乱,诸公未有劝上修饬内治以待外攘者。书生感愤不能已,用辛稼轩《金缕》词韵述怀。此词盖鹭鸶林寄陈同甫者,韵险甚。稼轩自和凡三篇,语意俱到。捧心效颦 ,则不自揆,同志毋以其迂而废其言。

往事何堪说。念人生、消磨寒暑,漫营裘葛。少日功名频看镜,绿鬓鬅鬙未雪。渐老矣、愁生华发。国耻家仇何年报,痛伤神、遥望关河月。悲愤积,付湘瑟。

人生未可随时别。守忠诚、不替天意,自能符合。误国诸人今何在,回首怨深次骨。叹南北、久成离绝。中夜闻鸡狂起舞,袖青蛇、戛击光磨铁。三太息,眦空裂。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

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献仙音·吊雪香亭梅
宋代周密

松雪飘寒,岭云吹冻,红破数椒春浅。衬舞台荒,浣妆池冷,凄凉市朝轻换。叹花与人凋谢,依依岁华晚。

共凄黯。问东风、几番吹梦,应惯识、当年翠屏金辇。一片古今愁,但废绿、平烟空远。无语销魂,对斜阳、衰草泪满。又西泠残笛,低送数声春怨。

清平乐·春归何处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