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支颐,慵整髻。疑喜疑嗔,离合回还意。门外日高犹睡里。
不管春风,浩荡移人世。
会时难,别轻易。晓月残星,心事嗤迷际。欲草鱼笺偏不寐。
几许安排,饤饾相思字。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陈方恪的诗词(162条)
十丈旃檀,甚弹指、乍现荼罗莲国。诸宝璎珞庄严,珠鬘晃金碧。
宏四愿、寻声度厄,俨礼补、弥陀遗迹。绀马朝飞,天琴画下,音妙灵匹。
叹垂老、萍泊三涂,待凭乞、金簏抉缠幕。还又劫灰扬遍,舞洪涛声急。
分瑞露、天心悔祸,普南洲、共被慈力。且化玉帛干戈,岁清时谧。
轻飔飏桂楫。岸曲杨花飘乱雪。人去夕阳万叠。怅物候顿惊,离愁空结。
临箫倦咽。倚阑催遍啼鴂。佳期杳,玉京旧约,髣髴梦魂接。
箫屑。暮云低合。更满地、江湖阻绝。兰成身世漫说。
十稔狂名,几许华发。唾壶敲尽缺。向醉里、乾坤傲兀。
清吟懒,孤怀还共,浩荡远鸥没。
缺月墙阴,幽香坊角,隔水砧声微度。依旧风情,认纹窗烟雾。
叹如梦,最是欹红软翠筵底,腊凤匆匆归去。永夜无聊,数青溪钟鼓。
甚伤心、稳向天涯住。孤鸾信、第一眉痕误。料应红袖寒添,惹欢尘都污。
记今生、万种温柔处。天河迥、错唤桃根渡。祗赚得、楚客萧疏,写江关哀句。
西风渐紧。对暮天杳霭,云意低暝。倦羽催归,迢递烟程,凄凉说与秋景。
寒山占断相思路,盼不到、书题斜整。怅玉楼、缥缈香深,合是酒消人醒。
还忆长门影暗,怨啼似诉语,封泪鸳枕。渭水波声,几点斜晖,换了唐宫金镜。
苍茫别下汀洲去,任瑟瑟、秋江淘尽。更那知、梦稳霜葭,自有寒心难省。
画看初罢,共商量奇字。梅样风姿澹春倚。恁隃麋黛浅,宝鸭香温,帘下了,占尽寒闺清致。
鹃啼催早,小住江南,璧月琼枝吊佳丽。带甲满关河,断梦征尘,莫更溯、兰成愁思。
转海印、祥云护华鬘,总福慧、双修比肩人瑞。
翠拥红幢,是琼壶窈窕,飞影殊乡。宿雾搓酥,断霞凝粉,帘捲恰对秾芳。
好自珠楼灿晓,多少意、酒力难将。剪鲛缃。尽一春蜂蝶,都隔银潢。
霓裳。人成垠舞,算唤起瑶姬,有泪如江。吹转朱幡,绛云迷却,犹怜蘸水凄凉。
一捻殢娇慵学,东风里、曾讶浓妆。解零珰。渐丝丝细雨,委尽柔肠。
凤节妨香,鸾花薄露,簟纹铺藻。瑶阶静拥,荡漾梦痕难扫。
偃风枝、晴廊燕翻,石泉碎点金沾抱。怅玉楼十二,银河斜挂,碧笙吹晓。
窥笑。当年少。记高捲南薰,神仙人妙。横街放夜,坐送千门欢闹。
想玲珑、遥倚未眠,夜情密意飞不到。待归时、省识春风,窣地苔阴悄。
柳外驻轩车,有轻盈、并倚内家标致。相见凤城西,吹笙去、掩抑玉人春袂。
羞红弄蕊。破妆十日轻阴里。犹是天涯,同照影零乱,一身清泪。
汉宫帘捲春明,正杨花如梦,沉香人起。浅醉酌流霞,玄都恨、还问仙娥知未。
千山万水。家园唱彻今无地。直到旗亭,啼杜宇魂返,故溪环佩。
蛮柯点碧。趁越溪雪霁,曾共吟屐。素涧泠泠,静拂瑶琴,春风为洗芳泽。
青山一见经年事,定谁惜、飘零江国。怅娉婷、恨想云衣,泪洒翠华亭北。
须信骖鸾旧侣,月明香雾里,飞去无力。尽念多情,剩取寒姿,慰我天涯游历。
金尊别有相思句,奈瘦损、庾郎词笔。便醉归、一笛扁舟,付与暮愁空阔。
轻盈素靥。向故山曾见,如许清绝。睡力融肌,半亸苍翘,幽蹊悄步芳屧。
相思一夜青禽老,怕碎损、仙宫裙褶。恁柴门、静掩馀寒,销得满溪明月。
应忆墙头唤酒,依依正望里,催怨离别。此际高楼,并倚香肩,映取粉痕明灭。
东风纵解寻芳去,定迷却、前村残雪。更黄昏、归棹重经,流水一春无迹。
东风换了花光,凉节谢娘池馆。漫熨春衫,犹认酒痕轻浅。
那时小槛追欢处,一径蘼芜堪剪。奈芳盟几许,琐香金箧,寄情都懒。
叹年涯荏苒,销磨绿鬓,梦醒碧山钟板。两袖霜华,送到月明秋坂。
玉楼十二骖鸾去,愁共彩云天远。刘郎病后,凤帷深下,夜长思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