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茜〔 清代 〕
林茜,字素园,号梅村,济宁人。官武邑知县。有《偶存草》。
殷岳〔 清代 〕
(1603—1670)明末清初直隶鸡泽人,字宗山,一字伯岩,又字伯子。明崇祯三年举人。清顺治初任江苏睢宁知县,申涵光遗书劝之归,遂辞官回乡。工诗,不喜律体,所作唯古体。与涵光、张盖并称畿南三才子。后客死福州。有《留耕草堂诗》。
伍宗仪〔 清代 〕
字兰仪,号觉梦山人,阳湖人,赞易次女,宜兴陆雁峰室。有《绿荫山房词》。
赵莲〔 清代 〕
浙江海盐人,道士,字菱舟,号凌舟,一号玉井道人。住栖真观。工写梅兰,善吟咏,能篆刻,所居盆花拳石位置楚楚。交游多一时名士。
张玉珍〔 清代 〕
江苏华亭人,字蓝生,金瑚妻。自幼工诗。王述庵、钱竹汀、吴白华皆推重之。有《晚香居词》。
李百盈〔 清代 〕
李百盈,字丰玉,号荷浦,城武人。贡生。有《荷浦诗钞》。
王式丹〔 清代 〕
(1645—1718)江苏宝应人,字方若,号楼村。积学嗜古,为诸生即有盛名。年近六十始中举,康熙四十二年进士第一,授修撰。五十二年,遭江南科场案牵连,久之始白。工诗,宋荦选其诗入《江左十五子诗选》。有《楼村集》。
纪迈宜〔 清代 〕
纪迈宜,字偲亭,文安人。康熙甲午举人,官泰安知州。有《俭重堂集》。
李绍宗〔 清代 〕
李绍宗,字子迪,贺县人。有《不求闻达斋诗钞》。
李伟生〔 清代 〕
李伟生,字鹿门,成都人。诸生。有《邃谧轩诗草》。
黄世法〔 清代 〕
黄世法(1721-1782),字尚典,号恂斋。清乾隆时无锡人。廷升子,国子生。就职理问尚典事。有《率性吟》三卷。
杨季鸾〔 清代 〕
湖南宁远人,字紫卿。年十二,以《春草诗》得名。为魏源、陶澍等所推重。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官翰林院待诏。归后侨寓零陵,主讲濂溪书院。有《春星阁诗钞》。
李友太〔 清代 〕
李友太,字仲白,号大拙,天津人。
李端临〔 清代 〕
李端临,号更生,乌程人。承基女,德清傅云龙室。有《红馀籀室吟草》。
周燮祥〔 清代 〕
周燮祥,字叔和,一字调臣,湘阴人。诸生。有《玉池山樵诗钞》。
王莹修〔 清代 〕
王莹修,字仲镕,号筠琯,闽县人。光绪乙酉举人。有《虚心斋诗》。
黄遇良〔 清代 〕
黄遇良,字古青,南海人。诸生。有《云谷集》。
王垣〔 清代 〕
陕西蒲城人,字紫亭。乾隆六年举于乡。有《啸雪堂集》。
王德元〔 清代 〕
王德元。台湾府岁贡,清乾隆年间(1736~1795)人士。生平不详。
刘世仲〔 清代 〕
刘世仲,字殿埙,汉阳人。
傅燮詷〔 清代 〕
清直隶灵寿人,字去异,号绳庵。傅维麟子。荫生。官邛州知州。有《史异纂》、《有明异丛》、《绳庵诗稿》等。
黎兆熙〔 清代 〕
黎兆熙,字仲咸,遵义人。监生。有《野茶冈人吟稿》。
陈允颐〔 清代 〕
陈允颐,字养源,武进人。同治癸酉举人,历官浙江杭嘉湖道。有《兰墅诗存》。
吴雯清〔 清代 〕
安徽休宁人,初名元石,字方涟,号鱼山。顺治九年进士,官至御史。有《雪啸轩集》。
魏裔鲁〔 清代 〕
魏裔鲁,字竟甫,号曦庵,柏乡人。诸生,历官山东盐运使。
王志瀜〔 清代 〕
王志瀜,字幼海,华州人。乾隆壬子举人,官绛州直隶州知州。有《澹粹轩诗草》。
王抱承〔 清代 〕
王抱承(1631-1704),字果延,号补斋,晚自号溪南遗老,无锡开化乡人。清顺治八年秀才,工诗,有《补斋集》。
恽敬〔 清代 〕
恽敬(1757年-1817年),字子居,号简堂,江苏阳湖(今属常州)人。中国清代散文家,“阳湖文派”创始人之一。恽敬自幼从舅氏郑环学习。于1783年,乡试中举。1787年,任咸安宫官学教习。1794年,被选授富阳县知县,后又调知贵州江山县、江西新喻县、瑞金县。之后因人诬告家人得赃失察而被劾黜官。 1817年,恽敬逝世,时年六十一岁。
何焯〔 清代 〕
何焯(1661—1722),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号义门、无勇、茶仙,晚年多用茶仙。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寄籍崇明,为为官后迁回长洲(苏州)。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清康熙四十二(1703)年癸未科第二甲第三名进士。曾为皇八子胤禩伴读。在当时以通经史百家之学,长于考订而有盛名。他在考据学上很有造诣,对坊间出版书籍的错误都一一订正。何焯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他的楷书作品《桃花园诗》简静疏朗,清雅古穆,为书迹中的上上之作。
王喦〔 清代 〕
(约公元一六九七年前后在世)字醇叔,一字素岩,江苏昆山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康圣祖康熙三十六年前后在世,年八十一岁。初师朱用纯,后游长洲彭定求之门。读书敦行。康熙二十一年(公元一六八二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充会试同考官。寻乞养归,两任邑中清田事,为巡拥赵士麟、宋荦所重。喆生著有素岩文稿二十六卷,懿言日录四卷,及七规一卷,(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