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出处

原文

左辖频虚位,今年得旧儒。

相门韦氏在,经术汉臣须。

时议归前烈,天伦恨莫俱。

鴒原荒宿草,凤沼接亨衢。

有客虽安命,衰容岂壮夫。

家人忧几杖,甲子混泥途。

不谓矜馀力,还来谒大巫。

岁寒仍顾遇,日暮且踟蹰。

老骥思千里,饥鹰待一呼。

君能微感激,亦足慰榛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左丞的职位频频空着以待贤能,直到今年得到了您这位年老而有名望的学者。

您出自宰相门第,像精通经术的汉代韦贤父子那样为朝廷所需。

当时的舆论称许您的父辈,遗憾的是您的兄长早离人世。

他的坟上长着隔年的荒草,您通往凤池的道路畅通无阻。

我虽是个安于命运安排的人,却也深虑自己不再年轻。

家里人也在为我的晚年生活而忧心,唯恐岁月就这样地在泥泞中度过。

我不是为自夸余力来干谒您,只因当此岁寒之际仍得到您的顾遇,故虽值暮年还是企盼您的举荐。

我是一匹老马而犹存千里之志,我是一只饥鹰只待您的一声呼唤。

倘若您对我的处境稍为动心,也就足可宽慰我这草野之人。

注释

左辖:《唐六典》:左右丞,掌管辖省事,纠察宪章。左辖即左丞。

相门韦氏:韦济的父亲韦嗣立、伯父韦承庆都曾为宰相。

经术汉臣:汉朝韦贤和儿子韦元成都以经术为相。

天伦:此指兄弟。韦济有兄名韦恒,先亡。

鴒原:鴒本为水鸟,现在原野,失去常处。喻韦济之兄已死。

宿草:指坟上隔年之草。

凤沼:即凤凰池,本为禁苑中的池沼,魏晋以来,将掌管机要的中书省设在禁苑,唐人因以风凰池代指中书省或宰相韦济父祖皆官至宰相,故以“凤沼”期之。

衢:四通八达的大道。

几:老者所凭。

杖:老者所扶。《礼记·月令》:“仲秋之月,养衰老,投几杖。”

甲子:此处泛指岁月。

大巫:比喻所仰慕的韦济。

参考资料:

1、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0-31

赏析

此诗赞誉韦济出身相门,为相最宜。自叹穷老不遇,渴望得到韦济的提拔。诗分三段,前二段各八句,后四句为第三段。首段从左丞之职,叙出韦家门第。次段言穷老而受知于韦济。末段有望于韦济之汲引。前半都是称颂的话,后半自叹穷老不遇,渴望对方大力提拔。诗中“衰容岂壮夫”,说自己已经衰老,“家人忧几杖”,说家里的人在急着为他养老作准备。其实,当时他才三十七岁。这不是倚老卖老的随便说说,而是他心灵的真实感觉,他感到自己的确已经衰老了,转眼之间,壮年已经过去。这都是缘于天宝五载(746年)李林甫操纵的骗人的考试。由此可见,这次应诏就选的失败,对杜甫精神上的打击是极其沉重的。他从南到北,四处漫游,满以为一举成名,青云直上,猛不防当头遭此一棒,给打的晕头转向,许久缓不过气来。从此,他把美好的回忆深藏心底,眼下须强打精神,硬着头皮,忍受冷嘲热讽,面对惨淡是人生,奔走于长安富家权贵之门,为将来的出路,为当前的生计而乞求帮助。这就无怪乎他不觉忘了自己的实际年龄,忘了对尊者长辈应有的礼貌,而大发起叹老嗟贫的牢骚了。

参考资料:

1、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

2、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简析

《赠韦左丞丈济》是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前半部分都是称颂的话,从左丞之职,叙出韦家门第;后半部分自叹穷老不遇,渴望韦济大力提拔。全诗情感沉郁,可从中知道此次应诏就选的失败,对诗人精神上的打击极其沉重;他不得不强打精神,硬着头皮,忍受冷嘲热讽,面对惨淡的人生,奔走于长安富家权贵之门,为当前的生计、将来的出路乞求帮助。

创作背景

这首诗应当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冬天,时杜甫在长安。韦济,天宝七载迁尚书左丞入京。

参考资料:

1、韩成武 张志民.杜甫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0-31

2、陈贻焮.杜甫评传(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95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 杜甫的诗词 ► 杜甫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