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出处
全诗
成都与维扬,相去万里地。
沧江东流疾,帆去如鸟翅。
楚客过此桥,东看尽垂泪。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成都与扬州,相隔万里。
滔滔江水向东流去,张开的的船帆如图飞鸟展翅。
楚地的游子过此桥,东望故土无不思乡流泪。
注释
维扬:扬州的别称。
沧江:江流;江水。
简析
《万里桥》是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写成都与维扬之间遥远的距离,通过沧江急流和帆船如鸟翅般迅速远去的意象,表达了离别的迅疾与不舍。远行的旅人经过某地桥梁时,向东眺望,满心愁绪,不禁垂泪,展现出深深的思乡之情与旅途的孤寂。整首诗以景寓情,将地理距离与游子客愁巧妙结合,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岑参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岑参的诗词
► 岑参的名句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