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

出处

全诗

外道邪山千万重,真言一发尽摧峰。

有时明月无人夜,独向昭潭制恶龙。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那些不合正道的谬论如同高山一样连绵不绝,正确的言论一经发表就将那山峦般的谬论全部推翻摧毁。

希望未来我在某个明月高悬、人声寂静的夜晚,独自前往昭潭制服邪恶势力。

注释

外道:泛指不合于正道的论说﹑法则等

简析

《赠长沙赞头陀》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说邪恶之事物多且复杂,世道艰难;次句说真言一旦发出,就能摧毁这所有的谬误;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抗邪恶、申明正义、坚守正道的决心。整首诗通过象征和夸张的手法,传达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信念,以及正义之士不屈不挠的精神。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刘禹锡的诗词 ► 刘禹锡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