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出处

全诗

圣人秘元命,惧世乱其真。

如何嵩公辈,诙谲误时人。

先天诚为美,阶乱祸谁因。

长城备胡寇,嬴祸发其亲。

赤精既迷汉,子年何救秦。

去去桃李花,多言死如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圣人从不公开宣讲天命,害怕世人扰乱它的本真。

究竟为什么宫嵩那帮人,用诡诞的谶言贻害世人。

先天的预测诚然很美好,谁是造成国家动乱的祸因?

修建长城本来是为了防备胡寇,秦朝的祸殃却发自皇亲。

赤精之谶已迷惑了汉帝,王子年又怎么能够拯救前秦?

快快离去到那桃李花下,多言而横死者密密麻麻。

注释

元命:天之大命。

诙谲(huī jué):戏谑,欺诈。诙,一作“谈”。

子年:东晋王嘉,字子年,能言未来之事。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1-212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25

3、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简析

此诗前半部分先探讨圣人隐藏“元命”的初衷,以及嵩公等人以诙谐诡谲之言误导世人的现象,隐含对真理传播方式和接受者态度的思考;后半部分通过历史典故,告诫人们不要多言,因为多言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进一步阐述了谗言误国的道理。全诗说理透彻,议论深刻,具有警策意义。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九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其中其三、其三十五作于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其二十九作于垂拱三年(公元687年)。

参考资料:

1、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的诗词 ► 陈子昂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