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出处

全诗

市人矜巧智,于道若童蒙。

倾夺相夸侈,不知身所终。

曷见玄真子,观世玉壶中。

窅然遗天地,乘化入无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集市的商贩自负机巧聪明,对于道却似无知幼童。

倾轧争夺相互夸耀奢侈,不知自身最后的归宿是什么。

有人见到了得道的真人,看世事就像是看玉壶那样透彻。

深远莫测地抛弃了尘世,顺应造化进入宇宙无穷。

注释

市人:城中街道上的人,这里是说城市中的人。矜:自负。

童蒙:幼稚愚昧或无知的儿童

倾夺:倾轧争夺。

侈:奢侈。

曷(hé):何。

玄真子:泛指得道仙人。这里指壶公。

窅(yǎo)然:深远难测。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11-212

2、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23-25

3、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简析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五》是一首五言古诗。开篇两句指出市井之人自矜于小聪明,但在大道面前却如无知稚子;三四句一阵见血地指出世人相互倾轧、夸耀奢华,却不明自身最终归宿的短视行为;五六句引出玄真子这一智者形象,他以玉壶为喻,洞察世事,超脱物外;末两句写其忘却世俗天地、顺应自然变化,达到至高的超然境界。整首诗通过对比,批判世俗之人的浅薄与短视,颂扬了智者的豁达与超脱。

创作背景

本首诗是组诗《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第五首。传统说法认为这组诗是陈子昂年轻时期的作品,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它们不是一时一地之作,整个作品贯穿于诗人的一生,而作于后期的较多。各篇所咏之事各异,创作时间各不相同,应当是诗人在不断探索中有所体会遂加以纪录,积累而成的系列作品。

参考资料:

1、王 岚.陈子昂诗文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4:1-59

2、宇文所安.初唐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148-180

陈子昂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的诗词 ► 陈子昂的名句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