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

出处

出自唐代《大唐新语》的〔唐俭止太宗逞雄

原文

  唐太宗射猛兽于苑内,有群豕突出林中。太宗引弓射之,四发而殪四豕。有一雄豕,疾来冲马,民部尚书唐俭投马搏之,太宗拔剑断豕,顾而笑曰:“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军击贼耶?何惧之有?”俭对曰:“汉高祖于马上得之,不于马上治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太宗善其言,因命罢猎。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唐太宗在园林里射猎猛兽,突然有一群野猪从树林中窜出。唐太宗拉开弓射向它们,连发四箭射杀了四只野猪。这时有一只雄性野猪急速向马冲过来,民部尚书唐俭(从马上)跳下去与它搏斗,唐太宗迅速拔出剑斩杀了这只野猪,他回头看着身边的人笑着说:“唐俭,你没见过上将军打败贼寇吗?有什么好怕的?”唐俭回答说:“汉高祖在马背上得了天下,却不是在马背上治理天下。陛下您凭借神勇平定了四方,难道还要在一只猛兽身上逞强吗?”唐太宗认为唐俭的话很有道理,于是下令结束打猎。

注释

豕:猪。

引弓:拉弓。

殪:射死。

天策长史:官职名,此指唐俭。

马上:马背上,多指征战武功。

治:管理,处理。

神武:以吉凶祸福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此指威武。

逞:显示,施展。

雄心:求胜之心。

简析

此文生动刻画了唐太宗狩猎遇险时的骁勇之姿与纳谏之明;唐俭以汉高祖的典故巧妙讽谏,展现了臣子以史为鉴、直言敢谏的胆识,并透视出盛世之君须收敛武力、修养仁德的为政准则。太宗从善如流“命罢猎”的举动,既呼应了“神武定四方”的功业背景,又通过狩猎小事彰显出这位明君戒奢戒骄、虚怀纳谏的治国智慧。

猜您喜欢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