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寄苏子瞻

宋代章惇

君方阳羡卜新居,我亦吴门葺旧庐。

身外浮云轻土苴,眼前陈迹付籧篨。

涧声山色苍云上,花影溪光罨画馀。

他日扁舟约来往,共将诗酒狎樵渔。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您刚刚在阳羡选择新的住所,我也在苏州一带修葺破旧的房屋。

我轻视功名利禄就如同渣滓一般,过去的事迹还历历在目就将它交给籧篨吧。

山中的水流声和美景远在苍茫的云端之上,鲜花的阴影和小溪粼粼的波光在罨画到处都是。

我与你将来乘着小舟相约交际,一起作诗饮酒,又亲昵地砍柴打渔。

注释

君:敬称,指苏轼。

阳羡:地名,今江苏省宜兴市古称。

卜:选择。

吴门:地名,今苏州一带。

葺:修葺。

身外浮名:功名利禄。

轻:轻视。

土苴:土苴(jū),指渣滓,糟粕,比喻微贱之物。

陈迹:过去的事迹。

付:交给。

籧篨:籧篨(qú chú),一种粗竹席。

涧声:山中水声。

山色:山中景色。

罨画:罨画(yǎn),地名。

馀:同“余”,多余。

他日:将来。

扁舟:小船。

来往:交际往来。

共:一起。

狎(xiá):亲昵地。

简析

《寄苏子瞻》是一首七言律诗。诗的首联点出诗人与友人分别在不同地方安顿家业的情景,透出一种相互呼应、彼此挂念的情感;颔联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颈联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自然如诗如画的景致;尾联畅想未来乘扁舟往来于两地之间,共同享受诗酒之乐。全诗意境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动人,显示出一种超脱物欲、追求心灵自由的心境。

创作背景

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苏轼来到江苏宜兴,居住在罨画溪头湖的单锡家,章惇此诗应作于该时。

章惇

(1035—1106)建州浦城人,寓居苏州,字子厚。仁宗嘉祐四年进士。神宗熙宁初王安石秉政,擢为编修三司条例官。察访荆湖,用兵溪洞,拓境数百里,置沅州。元丰二年参知政事。坐事罢知蔡州,徙陈、定二州。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除知枢密院事。与司马光力辩免役法不可废,为刘挚、苏轼等所劾,黜知汝州。哲宗亲政,起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引用蔡卞、蔡京等,倡“绍述”之说,尽复青苗、免役诸法。排挤元祐党人,报复仇怨,株连甚众。又反对还西夏故地,断绝岁赐,战争重兴。哲宗死,力阻议立徽宗。及徽宗立,累贬舒州团练副使、睦州居住,徙越州、湖州。 ► 章惇的诗词

猜您喜欢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二十九

丁亥岁云暮,西山事甲兵。

赢粮匝邛道,荷戟争羌城。

严冬阴风劲,穷岫泄云生。

昏曀无昼夜,羽檄复相惊。

拳跼兢万仞,崩危走九冥。

籍籍峰壑里,哀哀冰雪行。

圣人御宇宙,闻道泰阶平。

肉食谋何失,藜藿缅纵横。

咏少年诗

董生唯巧笑,子都信美目。

百万市一言,千金买相逐。

不道参差菜,谁论窈窕淑。

愿言捧绣被,来就越人宿。

浪淘沙·其四

鹦鹉洲头浪飐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南歌子·转眄如波眼

转盼如波眼,娉婷似柳腰。花里暗相招,忆君肠欲断,恨春宵。

友人会宿
唐代李白

涤荡千古愁,留连百壶饮。

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

减字木兰花·以大琉璃杯劝王仲翁
宋代苏轼

海南奇宝。铸出团团如栲栳。曾到昆仑。乞得山头玉女盆。

绛州王老。百岁痴顽推不倒。海口如门。一派黄流已电奔。

迎燕

咫尺春三月, 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 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 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 相伴过年华。

南乡子·璧月小红楼

璧月小红楼。听得吹箫忆旧游。霜冷阑干天似水,扬州。薄幸声名总是愁。

尘暗鹔鹴裘。针线曾劳玉指柔。一梦觉来三十载,休休。空为梅花白了头。

勤学
宋代汪洙

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塞上曲
宋代王镃

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

霜冷髑髅哭,天寒甲胄闲。

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

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