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夜笛词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高悬中天的明月映照着西楼,这时一阵笛声从西楼传入了东邻人家。

正在灯下裁衣的东陵女子一闻笛声,失手剪坏了那朵美丽的同心花。

注释

寥亮:清越响亮。

简析

《夜笛词》是一首七言绝句。诗的首句以明亮的月光为背景,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次句引入听觉感受,说笛声悠扬地传入东邻;后两句将视角转向人间,说灯下裁衣的妇女因笛声的干扰,裁断了同心花,隐喻所爱之人不在或感情出现了裂痕。整首诗以月、笛声、裁衣妇等元素交织出一幅既美丽又略带忧伤的夜景图,富有生活气息。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 施肩吾的诗词 ► 施肩吾的名句

猜您喜欢
齐天乐·白酒自酌有感

芙蓉心上三更露,茸香漱泉玉井。自洗银舟,徐开素酌,月落空杯无影。庭阴未暝。度一曲新蝉,韵秋堪听。瘦骨侵冰,怕惊纹簟夜深冷。

当时湖上载酒,翠云开处,共雪面波镜。万感琼浆,千茎鬓雪,烟锁蓝桥花径。留连暮景。但偷觅孤欢,强宽秋兴。醉倚修篁,晚风吹半醒。

闺月
唐代韦庄

明月照前除,烟华蕙兰湿。

清风行处来,白露寒蝉急。

美人情易伤,暗上红楼立。

欲言无处言,但向姮娥泣。

张无垢勤学
宋代〕 《鹤林玉露》

  张无垢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木兰花令·有个人人真攀羡
宋代柳永

有个人人真攀羡。问著洋洋回却面。你若无意向他人,为甚梦中频相见。

不如闻早还却愿。免使牵人虚魂乱。风流肠肚不坚牢,只恐被伊牵引断。

瑞鹧鸪·落梅
宋代尤袤

梁溪西畔小桥东。落月纷纷水映空。五夜客愁花片里,一年春事角声中。

歌残玉树人何在,舞破山香曲未终。却忆孤山醉归路,马蹄香雪衬东风。

西宫春怨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海人谣
唐代王建

海人无家海里住,采珠役象为岁赋。

恶波横天山塞路,未央宫中常满库。

庭前菊
唐代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长安晚秋
唐代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