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分类 国学典籍 国学人物 成语大全 汉语词典 汉语字典 近义词 反义词 在线反馈

山茱萸

唐代王维

朱实山下开,清香寒更发。

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朱红色的山茱萸在山下盛开, 在寒冷的季节中散发着清香。

幸运的是,它与丛丛的桂花相伴,一起在窗前向着秋月绽放。

注释

更:愈加,更加。

赏析

这首诗《山茱萸》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佳作,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描绘了山茱萸与秋月、桂花的和谐景致,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感悟和情感。首句“朱实山下开”,起笔直接点出山茱萸的生长环境——山下,且以“朱实”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其果实的鲜艳色彩。这样的描绘,不仅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了那鲜艳夺目的山茱萸,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接着,“清香寒更发”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山茱萸的特性。在寒冷的季节中,山茱萸不仅没有被严寒所打败,反而散发出更加浓郁的清香。这种清香,既是对山茱萸坚强生命力的赞美,也是对寒冷季节中一丝暖意的描绘。“幸与丛桂花,窗前向秋月”两句,则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高潮。山茱萸与桂花一同生长在窗前,它们在秋月的映照下,更显得娇艳动人。这里的“幸”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山茱萸与桂花和谐共生的喜悦,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感恩。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感悟。诗人通过对山茱萸、桂花、秋月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也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此外,王维的诗歌风格一贯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在这首《山茱萸》中,他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艺术特长,以简练明快的语言,营造出一种优美动人的意境,让人在品味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和深度。总的来说,王维的《山茱萸》是一首充满自然美感和人文精神的佳作。它不仅描绘了山茱萸与桂花、秋月的和谐景致,也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悟和情感。这首诗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以感受其中的美与深意。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王维的诗词 ► 王维的名句

猜您喜欢
桃叶歌三首·其三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

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五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其三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月季
宋代张耒

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

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咏蚊

饱去樱桃重,饥来柳絮轻。

但知离此去,不用问前程。

南涧中题

秋气集南涧,独游亭午时。

回风一萧瑟,林影久参差。

始至若有得,稍深遂忘疲。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

去国魂已远,怀人泪空垂。

孤生易为感,失路少所宜。

索寞竟何事,徘徊只自知。

谁为后来者,当与此心期。

宫辞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代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南歌子·似带如丝柳

似带如丝柳,团酥握雪花。帘卷玉钩斜,九衢尘欲暮,逐香车。

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真珠始是车。

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运去 一作:远去)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国学猫 皖ICP备18026045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33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