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岁,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它术,唯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擿,多作自能见之。” 此公以其尝试者告人,故尤有味。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近年间,孙觉结识了欧阳修,曾找机会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只有努力读书并经常练习写作,(文章)自然会越来越精妙;但是世上有人担忧自己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的事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的缺点也用不着别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后就能发现毛病了。”欧阳修将自己曾亲身体验过的方法告诉别人,所以意味尤其深长。
注释
顷岁:近年间。
孙莘老:孙觉,字莘老,高邮人。
欧阳文忠公: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文忠”是他的谥(shì)号。
乘间:乘机,趁着空儿;找机会。
他:其他,别的。
唯:只有。
勤:努力,尽力。
而:并且。
为:写,练习(写作)。
自工:自然精妙; 工:精妙,好。
患:忧虑,担忧。
即:就。
至:达到。
疵病:指文章毛病。
指摘:挑出毛病、错误,加以批评。
尤:尤其,更加。
简析
此文写欧阳修关于提高写作水平的建议:勤读书、多练习,才能提高文章的质量,此外别无蹊径。作者苏轼,主人公欧阳修,文学大家,才华绝世,饮誉古今,犹能这样重视别人的成功经验,并引为良训,足见其治学的严谨、刻苦、勤奋。文章给人以很大的教益:文章的好坏与读书的勤懒、练笔的多少,有密切联系。
猜您喜欢